朱棡见状赶忙躬身解释道:“儿臣岂敢责怪大哥,只是近来事务繁杂。
一时疏忽了与皇兄的联系,还望老爹恕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棡起来说话。
朱棡谢恩之后起身说道:“其实此事说来话长,儿臣与大哥确实因一些误会产生了嫌隙。
然而如今细细想来,都是三弟的过错,还请兄长原谅。”
朱标听了朱棡的话,心中顿感释然。
他赶紧说道:“三弟言重了,都是自家兄弟,哪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
朱元璋见状甚感欣慰,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你们兄弟之间要相互扶持,切不可再互生嫌隙。”
说罢他看向朱标和朱棡两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
朱棡点了点头,郑重地表示道“老爹放心,儿臣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与大哥携手共进,共同为大明的繁荣做出贡献。”
朱标也连忙表态,“老爹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弟弟们,我们兄弟几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道:“你们兄弟要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朱家才能长治久安,大明王朝才能繁荣昌盛。”
说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朱标和朱棡,目光中满是欣慰之情。
朱棡之所以会选择忽然改变主意,将兄弟倪墙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就是因为他想到了一句话,自古以来深情的人都多疑。
朱元璋对马皇后情深义重,不说是后无来者,至少在唐之后也称得上前无古人了。
这种情况下老朱尤为珍视亲情,甚至不惜逼迫自己三个儿子立下,“兄弟血亲不刃相加”这样的誓言。
倘若朱棡承认自己和太子不和,是为了挽救无意间犯下大错的蓝玉。
恐怕在将来的某一天,被写入《逆臣录》的蓝玉,又会多一条“离间皇亲”的罪名。
尤其是历史上对常遇春的次子常昇之死语焉不详,甚至正史中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常昇死于永乐初年,因和魏国公徐辉祖抵抗朱棣大军,被俘虏而死。
另一说则是死在洪武末年,被告发是蓝玉同党,参与谋反被株连而死。
然而在《逆臣录》多达数百人的供词中,涉及到常昇的仅有王城父子二人。
由此可见常昇被牵连,是朱元璋深挖“蓝党”不断株连蔓延的结果。
在经过朱棡将近四年的不懈努力之后,如今大明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变。
他不确定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是否还会如期发生。
毕竟历史上对于朱标和马皇后之死,始终都没有个统一的说法。
之前能够救下常遇春,对于朱棡已是侥天之幸。
如今是否能够救下母后,他心里始终没什么底。
希望那个钱宁可以做到妙手回春,然而世事难预料,朱棡终究还是等来了一个坏消息。
“小民才疏学浅,只知道皇后娘娘患的是骑马痈。
至于具体应该如何医治,实在是一筹莫展啊!”
朱棡闻言顿时想起来,历史上确实记载过“马皇后患骑马痈”的故事。
虽然骑马痈算不上疑难杂症,但生在马皇后的身上,那就大不一样了。
毕竟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何况面对的病人,又是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因此御医们诊治时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冒犯造次。
这样自然也就无法确诊出真实病症,仅凭猜测用些妇科药,以至于马皇后的病情一直未能好转。
想到这里,朱棡脑中忽然闪过了一丝灵光。
“钱郎中,御医们都无法诊断出,母后所患何病,你是通过什么判断出来的?”
钱宁让人取来一张上面洒满白色粉末的竹椅,“小民所用乃前朝一位名医,撒粉求影的医治手法。
说起来也是拾人牙慧,让太子殿下和晋王见笑了。”
朱棡拿过那张竹椅,仔细查看了一番。
“儿臣知道该如何医治母后所患的疾病了,只是这种情况可能会让……”
还不等朱棡把话说完,朱元璋便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老三,你不会是拿话来哄骗爹吧,真能治好咱妹子的病?”
朱棡点头说道:“老头子你先不要急,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
治疗过程中会有些痛苦,你可不要到时候找我麻烦才行。”
朱标笑着摆了摆手,“如今天下人所共知,这个晋王和我这个太子,都是爹最宠爱的儿子。
况且又是为了给母后治病,实在不行到时候老爹怪罪你,还有大哥替你撑腰吗?”
仔细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历史那位明朝郎中救治马皇后采用的方法。
随即朱棡便开始着手改造竹椅,看着三弟将竹片削成小竹刀安装在椅子上,朱标不由得眉头微皱。
“老三,你这是给母后治病,还是打算用来给人上刑啊?”
什么话,这叫什么话?
我又不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手工耿”,怎么可能会搞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发明呢?
当然朱棡能理解自己大哥,毕竟哪怕是钱宁这样远近闻名的民间郎中,也不敢采用这种方法给马皇后治病。
“这个治疗方法并不是我首创的,而是一位民间神医告诉我的。”
在一旁踱来踱去的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那位民间神医姓甚名谁,是哪里的人氏?”
朱棡心里非常清楚,一旦从他口中说出“戴思恭”这个名字。
锦衣卫肯定会把这个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个底朝天。
然而为了将来母后和大哥发病时,能有一个医术高明的御医出诊。
朱棡最终还是决定,让戴思恭暂时受点苦。
“他叫戴思恭,字原礼,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
唐朝平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尚书令戴昭的21代孙,说起来也算是个名门之后了。”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最终叫来毛骧说道:“去把晋王说的那个人给咱找来,如果他提供的方法真能治好咱妹子。
咱就允他官至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倘若是个欺世盗名之辈,那就全家都流放岭南吧。”
元朝太医院的最高长官为提点,下设定置院使12员。
明朝的太医院院使,已经取代了太医院的最高医官地位,其官阶为正五品。
然而朱棡相信即便如此,戴思恭也不可能会感谢自己的提携之恩。
http://www.xvipxs.net/176_176495/63190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