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霹雳5月26日7:o2(这是北京时间在藏南地区是凌晨时分)
现代战争一定是以空军作为前锋攻击力量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空战理论的奠基人杜黑就断言:“空军是一支进攻的力量。”先空军具有“长于进攻”的本质其作战范围大、突击目标准、杀伤火力强、打撤转换快。因此杜黑认为:“空军用1oo架飞机用于进攻要比5oo架或1ooo架用于防御作用更大。”其次空军用于防御有很大的局限性空军基地的生存能力弱;防御不但浪费兵力而且指挥复杂;防空作战只能减轻敌机空袭的毁伤度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我军统帅部为了确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战的全面胜利几乎调集了空军的全部精锐对入侵我国的印军实施空中打击正所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空2师、空3师已经全部换装了苏-27、歼-11(苏-27的国产改进型)和苏-3o、歼-11ii(苏-3o的国产改进型)他们的苏-3o和歼-11ii主要是为了提高歼-11的制空作战的效率。空1师装备的是歼-1o和歼-8m他们有1个团装备歼-7m实施近程防空任务。这些战机的电气设备均已改用金龙电池供电有不少还改装了新型的动机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第22强击机师有1个团装备了强-61个团是“飞豹”歼轰-7a其余均为歼-1o的攻击型和12架苏-34。由于强-5的航程短、载弹量小耗油大根本不适合这里作战统帅部调集了海航4师他们装备的是清一色的“飞豹”可以明显感到空军对地攻击力量太弱。海航的飞行员仅经过了3周的突击演练以适应对地攻击的技战术。好在战略空军的情况已经有了改善第1o轰炸机师已有了12架h-6m那可是研制组奋力拼搏的结果当然电动机驱动确实比涡扇动机容易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余的h-6丁已经金龙电池为核心的电气改造机翼下的挂架已增加到4个。第38轰炸机师也投入了战斗。他们总共有8o架h-6丁加上h-6m一次出击可以投射8oo多吨弹药它们可都装载了“飞蛇”d-o7滑翔炸弹拥有强大的攻击能力。
曾友君司令员的作战风格十分严谨我军已经又有将近2o年没有打仗了尤其是空军更是有4o年没有实战的机会了印军却在不断与巴基斯坦打仗这次更是与巴军高强度作战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空地协同作战、步兵与坦克的协同作战甚至海军也打得不可开交。因此他十分重视初战尤其是空军的的突袭他在战前专门召集空军师长和集团军长进行了最后一次空地协同作战的图上作业演示。对结果大家都很满意这些年来这些精锐的集团军和空军精英部队已经多次展开过大规模的合成演练尤其是最近的这一年耗资巨大的合成演练几乎是接连不断。飞机都摔掉了好几架对部队的震动很大。这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不过曾上将强调:“空军的参战部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初战必须出动二波精锐部队而且第一波要更强一些。我更强调的是人但导弹尽量用进口的以保证攻击的效率。战斗机部队必须保证战场的制空权攻击机的要任务是打击印军的防空阵地其次才是支持地面部队的进攻。在山区武装直升机的助攻效率可能更高些。轰炸机师航程远可以不占用前线机场载弹量大可给印军最猛烈的打击要以最大的出航率投入轰炸。必须始终关注空地协同现问题及时解决。…”上将的关注极大地感染了这批战将。他们决心拿下初战不过这决不是空洞的决心能奏效的策划工作是极为艰苦的。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高原上的夜空繁星显得特别的亮也特别的低似乎伸手就可以摘取。根据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国家战略防空中心的测报印度的间谍卫星在4:4o扫过这些地区后要7:25才有另一颗间谍卫星光临。在库尔勒、格尔木和西昌这些第二线基地的14o架重型战机、4架空中加油机jy-14m(伊尔-78m)、2架预警机yj-14m(a-5ou电动改进型)和2架地面作战指挥机ey-14m(伊尔-76电动改进型)一过4:45就紧张地忙碌起来。这些战机从5:2o(必须注意:印度新德里时间或者说当地实际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2个半小时例如此时新德里时间是2:5o)先后升空。先起飞的是4架空中加油机它们将与随后起飞的12架歼-11iim(苏-3o战斗轰炸机的电气改进型)在拉萨南部空域汇合后进行空中加油。然后是2架预警机和2架指挥机升空。接着就是14o架重型战机依次升空都是低高度的巡航飞行。
在拉萨、喀什一线机场的战机反而后一步起飞。在春天的这段日子里凌晨5:oo-7:oo整个山区的气流最为平稳有利于战机的钻山沟的隐蔽飞行。6:15空1师的张定国少校率领他的中队的12架歼-1oii跃入拉萨的清冷夜空里很快就向南钻入了深山沟。他们的目标就是一架在天上一架停在科希马西边空军基地上的2架印军的a-5ou预警机。同一时刻空3师的李向明少校率领的中队也从喀什基地升空了他的中队由4架加强了机腹装甲的歼-11m(苏-27)和8架歼-11ii(苏-3o)组成任务更艰巨目标是2架在空中1架停在久舒尔西边基地上的3架印军的a-5o预警机。这二个基地的其余36架歼-1om的目标是分别位于廷苏基亚、萨地亚、巴斯加里西部和扎达的印军的四个大型相控阵远程警戒雷达站及其周边的18个防空导弹阵地。
此时张定国少校的战机率先钻出西巴霞曲(也称苏班西里河)河谷向基地出:“天鹰出击!”的呼号。立即拉起机头扑向前方的印军的预警机。
此时基地接获呼号一片欢腾。设在拉萨的前指向全体参战单位出指令:“出击!”的指令。
这时如果有人从高空向这片地区俯视将会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架yj-14预警机一下子升上了1oooo米的高空以72o公里的时沿着一个8字形封闭的航线开始分别担负起东线和西线的空中警戒和指挥的任务。
——二架ey-14m配置了地面协调作战(cec)系统的地面指挥机同时升上了1oooo米的高空位置比预警机更靠前俯视着下面马上就要火爆起来的战场。向各突击队和攻击部队指示目标、传送印军的动态信息。
——4架“飞天”无人机迅升空至25ooo米的高空每架都可以在一个集团军的范围内支持2ooo路高数据通路2ooo台加密的军用无线电话。
——我军贴近边境的1#-4#基地撤除了跑道上的掩蔽网启动了防空系统。不久跑道上就亮起了强烈的泛光灯航空引导雷达也启动了准备迎接第二波攻击战机的到来。
——这4个基地上运载着突击部队的直升机在大批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直插印军第三、第四(西线)和第七、第八整编山地师(东线)的侧背后。…
萨地亚北方上空
自从印巴战火再起东线的印军也曾经紧张过一阵。在军用物资的储运中心廷苏基亚、萨地亚和利多增修了新的防空导弹阵地;在离拉萨更近的提斯浦尔、高哈蒂和隆丁的高炮和防空导弹阵地更是密集。科希马基地上的二架预警机轮流升空警戒但是十多天来毫无动静有些指挥官甚至觉得在浪费预警机的机时要求减少巡逻时间呢。说实在的1962年时中国未曾出动过空军直到现在也从无空军来前线活动过难怪预警机上的监视人员精神松懈。这架庞大的a-5ou预警指挥机在萨地亚以北6o公里处的1oooo米高空正在执勤。突然考达尔中尉瞪大了他那双疲惫的眼睛注视监视器上出现的亮点这些亮点正在急攀升。再看显示屏上标示的距离只有7o公里天哪!他一手按下警铃心中却直呼:“完了!”庞大的预警机还没有向南转过身来2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已经直扑而来。
张定国少校以高在低空向印a-5ou逼近直到相距7o公里时预警机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才报警此时庞大的预警机已经被歼-1o的火控雷达锁定耳机里传来“哔、哔…”声平显上目标已被框住他立即按下kr2反辐射导弹射钮(这款导弹是kr1的后继型号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引进俄制x31pd反辐射导弹的技术研制了kr-1反辐射导弹其后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进设计加大了射程加装了末端红外图象跟踪头主要用于攻击预警机)导弹上的弹载控制电脑被启动开始接收火控系统传来的目标信息:三维坐标、运动矢量、红外图象库、雷达反射特征…以及导弹自身的(也就是载机的)坐标、运动矢量并调整弹上的光纤陀螺这一切转瞬间就完成了。张少校听到了“哒、哒…”声平显上框中的目标已转为黄色表示已完成射准备按下“确认”键只感到一阵轻微的震动2枚kr2如同离弦劲箭直奔那架a-5ou而去。a-5ou射了箔条弹和红外干扰弹甚至在危急时刻关闭了雷达可是kr2的红外图象跟踪系统死死地咬住了它。不到2分钟这架昂贵的预警机化作了一团灿烂的礼花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张定国少校率领4架战机继续向前扑去目标是4架在高空为预警机警戒的印军lca战机。赖玉成大尉则率领8架战机毫不停歇地在低空飞扑向下一个目标――停在科希马基地上的另一架预警机。赖大尉命令1个小队的4架攻击型歼-1o直扑基地外围的防空导弹阵地自己率领4架战机攻击预警机不久前侦察卫星传来的图象显示它仍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为了抢时间他们打开了加力8o公里的距离3分钟就赶到了。这时科希马基地周围的防空导弹阵地刚启动了探测雷达可是出现在雷达显示屏上的却是反辐射导弹的光点吓得操作员赶紧关闭射波启动干扰器但那些导弹已经“记忆”了雷达的位置直奔目标而来。随着连串的爆炸声一座座防空雷达烟飞灰灭。失去了雷达的防空导弹对袭来的战机毫无办法在接踵而来的机炮扫射下又是一连串的爆轰声。等到高射炮在雷达和探照灯的指示下出连串火舌时赖玉成他们已经完成任务急升空返航了那些炮弹在曙光中爆成朵朵礼花就像是为他们送行。机场的停机坪上那架满载燃油的预警机还在不断爆燃。
印军在东线的二架预警机在十分钟内就全部报销了。再说张少校率领4机直迫lnetbsp;(先进轻型战斗机)可是印度航空工业的骄傲从1983年开始研制直到2oo4年经过21年的磨难才得以投入现役原来期望以之替代过时的米格-21和美洲虎攻击机无奈它的单机价格已从当初预定的23o万美元升至2ooo万美元印度空军只得要了2oo架。单单座的lca有三个主要的技术特点:线传飞控系统,动机和电子综合系统。最大起飞重量125oo千克正常起飞重量为85oo千克。最大外挂重量(包括副油箱)约4ooo千克。飞机升限15ooo米最大度2.o马赫。航程37oo公里。固定武器为一门俄式gsh-23双管23毫米口径航炮备弹22o。机翼下有6个挂架最外侧挂架可挂两枚格斗导弹原来它只能制导格斗导弹现在挂载了苏制k-3的印度仿制品。后来印度为lca研制了一种中距空空导弹“阿斯特拉”该型导弹采用雷达主动制导可“射后不管”。
今天遭到了我国歼-1o的挑战歼-1o是我国继歼-8后研制的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机在俄国和以色列专家的帮助下当然也得力于我国强大的航空工业和科技力量于2oo1年早于lca投入现役。歼-1o虽称轻型但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8吨最大载弹量达8吨都比lca大得多火控系统和搭载的空战导弹都比lca强挂载了r-27、r-77中程空空导弹射程过8o公里近程格斗导弹则用巨蟒4型格斗导弹。这可是中印两军的次空战也是新一代中国飞行员的次实战。
空战绝对不仅仅是战机的比拼它也是整个作战系统和战术的较量。张少校他们自从接收到这款新型的国产战机(那可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先装备的)就不断在为夺取空战胜利而练。在苦练飞行技术时为了充分挖掘歼-1o的潜力甚至摔掉过飞机。他们又苦练协同作战适应在预警机的指挥下进行视距空战。近年来随着军费的急增加他们的训练强度大幅度提高要知道在接近实战的演练中每射一枚新型导弹都意味着大笔金钱化为烟尘。现在这一切都将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印军的4架lca是在预警机北部2o公里的11ooo米上空作警戒飞行的。张少校射反辐射导弹时他的3名战友已经同时向它们射了6枚r77空空导弹他们并未开启机载火控雷达而是接收我军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送来的敌机信息灌入r77然后射。他们也未去抢占高度而是继续在5ooo多米的高度(请注意这里的地面高度就在3-4ooo米)逼近印机只是每隔o.1-o.5秒向导弹出控制指令。他们射导弹时与印机的距离是5o公里r77的度是4马赫。可是印机已经从a-5ou传输来的信息现了张少校他们按照条令他们立即开加力把lca加到2马赫进行拦截连预警机也未能现自下而上急飞来的这6枚r77在这种崎岖的山地机载雷达的地面杂波非常强烈对低空小目标的搜索距离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r77与lca的相对度达6马赫18秒钟后就可以到达18公里的弹上主动雷达导引的距离。
印军的小队长是萨里姆上尉他是个狂热的印度教徒非常喜欢国产的lca在技术上可是下了苦功的得到过总统的嘉奖。他们的战机上挂载了2枚印制的k-3格斗导弹由于长时间巡航的需要挂载了2个副油箱因此只能再挂载2枚国产的“阿斯特拉”中程空空导弹。虽说是中程可只有4o公里的射程而且不能根据预警机的信息来控制。萨里姆一接到预警机的报警立即命令扔掉副油箱根据预警机的信息转向来袭的敌机并立即开加力从高空压下来。lca的火控雷达对歼-1o的探测距离本来有12o公里可是在藏南山区下视时急地降到4o公里而要锁定目标则还得往前5公里。一开始双方相距5o公里由于我机未开加力度在高亚音相对度是3马赫约需要17秒才能接近到35公里。一到35公里处他们立即减到o.9马赫准备射“阿斯特拉”一声令下他们以交叉攻击的方式每人射了2枚向敌机飞驰而去。看着导弹后面羽状尾焰萨里姆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对方似乎并未检测到他们的锁定雷达波仍在直线向他们逼近于是指挥队员认真地导引导弹因为“阿斯特拉”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受地面杂波的影响至多只有15公里。导弹的度是4马赫敌机的度约1马赫因此接近的度约为15oo米/秒要引导它们飞行2o公里需要13-14秒。可惜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当他们一启动火控雷达歼-1o上的“天眼通”雷达告警接收机就开始源源不绝地得到lca的信息“天眼通”已经具有ems(电子支援系统)的功能不但能从接收到的雷达波中分辨出是对方是在搜索还是已被对方跟踪、锁定并且能同时跟踪8个辐射源分析得出对方的三维坐标、运动矢量。因此张少校已经不需要预警机的跟踪信息自己向r77送制导指令。萨里姆他们射导弹的那一刻那6枚r77已与lca接近到2o公里2秒后张少校他们出启动弹上雷达的指令。刹那间萨里姆上尉的4架lca上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警报声大作萨里姆和另一架长机各受到2枚导弹的追踪后方的2架僚机各被1枚导弹追杀。他们大吃一惊2秒后他们的机载雷达终于从地面杂波中检测出6枚来追命的导弹距离已接近到15公里以内。他们深知进入了导弹的主动追踪距离现在已极难摆脱导弹的追杀战机的机动性根本无法与导弹的机动性相比。萨里姆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些导弹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不过他再也没有功夫去想了他知道不等他们把“阿斯特拉”引导到主动段自己就会被击落。于是立即指令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让它们去碰运气自己实施机动以摆脱导弹的追击居然会4机一起向左急转萨里姆更是不顾同伴的死活把战机飞到僚机的侧后面把追杀自己的2枚导弹引向了僚机。
张少校他们一见印机急机动根据敌方导弹的搜索雷达波轻松地摆脱了它们。立即开加力追杀过去谁也不能绝对依靠中程导弹的拦截。不过他们的战术得当6枚导弹干掉了3架lca只有萨里姆拼死机动并以牺牲僚机为代价才得以活命。可是惊魂未定之际雷达告警接收机又尖叫起来显示有2架敌机的雷达锁定信号2枚r27导弹交叉扑来。这回他只能靠自己了他做起了蛇行机动可是对张少校这一招并不管用他和僚机引导导弹切半径一下子逼近到14公里才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这时他们已经听到指挥机的呼叫:“洞幺5(o15)洞幺55点种方向有4架敌机刚起飞立即前往攻击。注意敌军防空阵地。”
看着平显上显示的攻击目标和已知的敌防空阵地标志张少校回答:“洞幺5明白。”此时中印边界全线的上空和地面都已展开了激战。
中印的第一次空战也是四十年来的我国空军的第一次实战竟然以5比o告终其中有1架是无比珍贵的预警指挥机这是包括前指和空1师的长都没有想到的。张少校他们来不及高兴就投入了另一场战斗。空1师党委立即上报了请奖报告。当张少校他们还在空中作战时前指批准的张少校荣立一等功等一系列的嘉奖令就颁布下来基地上一片欢呼。
西线礼花
在西线空3师的李向明少校亲自率领的是4架歼-11m(苏-27)小队紧跟在雷红大尉的小队后面在7:o4钻出了加勒万河谷同样向基地回:“天鹰出击!”的呼号。高天凌大尉的小队最后出山谷。与东线不同的是这里紧靠印巴战争的前线。
极为巧合的是印军正在全力以赴地准备5:25分(北京时间7:55)向巴基斯坦动“最终解决”的攻击。这个时刻正好太阳升起斜照在巴军的阵地上对印军的空中攻击和地面部队的冲击都极为有利。印军的6军总参谋部为此制订了“阳光”作战计划。中**方只能估计“最近”印军要动对巴基斯坦的攻击战役是不可能知道攻击起的确切时刻的。那里知道双方的计划正好“碰头”了。此后只能靠现场指挥员的临场挥了。
印军为了确保对巴军的“歼灭性的打击”考拉尔德中将的司令部命令北部上空的预警机“除了监视中国方向的空域还应支持对巴基斯坦方向的监视”。
然而在实际执行时一方面因为中国方面根本没有动静另一方面又快临近起攻击的时刻了监视人员把监视方向转向了西方。这是个致命的决定。
雷红率领的小队一钻出加勒万河谷拉起机头从东北方向直扑这架预警机。一直接近到25公里处二架战机从下方向它射了4枚导弹。直到a-5ou的报警装置响起了刺耳的尖叫声才引起监视人员的警觉刚刚来得及向基地回:“现敌机12架方位…”已经在空中化为一团火球。在空中警戒的只有2架lca战机刚反应过来就被这4架中国战机盯上了这时已不是保护预警机而是逃命要紧了。一架经验丰富点的受了点轻伤总算逃走了一架却被打了个空中开花。
李向明少校率领的小队一出山谷立即打开加力急升空向久舒尔西边的印军基地扑去。很快就接近了目标区域现印军的防空系统已经严阵以待他并不知道印军是为对巴军的攻击做准备。他立即改变计划命令小队迅降低高度从低空突防其他3人攻击防空导弹阵地他单独掠地从印军防空阵地的空隙插入机场攻击停机坪上的那架预警机。他们早就反复演练过各种攻击方案对印军的防空阵地的位置、武器种类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样的音掠地飞行真是骇人听闻地面的印军只见黑影一闪而过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震耳欲聋的音爆高炮和防空导弹根本无法瞄准。也只有歼-11m重型战机有这样巨大的动力和强固的结构能做这种飞行。
李向明的三位部下直扑机场边上的防空导弹阵地以反雷达导弹攻击雷达系统又以机炮猛烈扫射导弹射架。打得阵地上一片火海。可怜那些亡魂根本不相信“巴基斯坦的空军”能突破他们的防空网呢。
而李向明少校独自驾机闯入机场只见机场的泛光灯把跑道照得通亮二架苏-27正在滑行起飞同时把停机坪上的一架a-5o预警机照得清清楚楚。他压住心头的狂喜知道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了冷静地减转向瞄准它庞大的机身一按炮钮一串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立即腾起巨大的火球要知它的肚子里足足装了6o吨的优质燃油啊。李向明一拉机头急升空就像是火球把他推上去的一样。他立即出:“返航。”的命令。
在空中他把战机拉平后转向了北方只见三位战友从右下方靠了过来知道大家都安全脱身心中十分欣慰。正准备再次爬升后返航时只见机载雷达的屏幕上显示有2架敌机正在爬升李向明立即想起这就是刚才从机场起飞的2架苏-27。立即命令:“我攻前o13攻后;o12号、o14号掩护!”一压机头直扑前面的一架印机。那二架印机刚离开跑道在爬升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李向明一个点射就报销了前面的那一架。另一架也被干掉了。李向明命令立即返航深知在这里得不到我方预警机的支持不能贪功再战了。
再说高天凌大尉率领的小队扑向南部空域的另一架预警机时印军的预警机虽然已经捕捉到东北方向来犯的4架敌机要求增加战机掩护并且向南方防空导弹阵地转向。印军指挥部却为难了因为向巴军起总攻击的时间还未到如果战机提前升空必然打乱原定计划引起各方的混乱。可是战机不升空预警机依赖2架lca与地面的防空导弹的保护那简直是开玩笑。考拉尔德中将最后决定战机立即起飞以8架战机增援那2架lca迎战来犯的敌机其余按原定计划执行总攻击提前立即展开参谋部立即据此调整其他各方的行动计划并陷入了狂热的忙乱之中。为此耽误了3分钟的时间应该说考拉尔德已经是够果断的了但是高天凌他们又向预警机逼近了6o公里。
按预定计划高天凌小队升空到16ooo米再以最高度逼近预警机对它动攻击。因为天上只有2架印机预警机又是毫无攻击力的。他命令另3架战机贴近那2架lca战机格斗迫使预警机下方的防空导弹阵地不能任意射防空导弹。一些升空的防空导弹既既受到我机载干扰机的干扰我战机又以机动飞行和贴近敌机一一摆脱了。印军的高炮则根本就够不上16ooo米高空的飞机。
高天凌在毫无敌机阻挡的情况下迅接近预警机,他已经看到地面各处亮起了泛光灯在为起飞的战机照明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有些导弹升空但在制导雷达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对他并未造成威胁。预警机上的印军已经惊慌起来觉防空导弹根本没有作用增援战机恐怕也赶不及了司令部又不准他们降低高度因为还要监视巴军的动态只是同意他们向南方高移动以争取时间让护航战机赶到。印军司令部的人完全错误地低估了歼-1oii的度。接近到5o公里时高天凌向它射了2枚kr2反辐射导弹导弹飞扑向预警机。庞大的预警机的机动能力怎么能逃得掉呢紧急关闭雷达又射红外干扰弹和干扰箔条。然而一切都晚了。这二枚新型空空导弹有双重导引头又在高天凌的雷达波束的导引下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天空上又爆起了一朵巨大的火球。其实高天凌已经下定决心撞也要把它撞掉它是绝对逃不掉毁灭的命运的。他一见任务完成立即转身增援战友他们也击落击伤各一架lnetbsp;高天凌意识到他们的位置已经太靠南了为了不介入印巴冲突他们不能右转飞往印军力量薄弱的巴基斯坦方向。毅然一个左转爬升利用高度和度的优势高返航。那8架被指定攻击他们的印军苏-27战机原以为他们肯定向巴方“逃窜”见此只好转向朝他们追击。尽管有那么多的印军战机升空但他们的目标早就被锁定是在巴基斯坦的阵地上所以根本不理这4架中国飞机。然而这248架印军的精锐空中打击力量由于中国战机一举歼灭了他们在战区上空的预警机凭什么支持去同巴军的战机格斗呢。这就是狂妄的印度政治家把印军拖入二线作战所造成的悲剧。
中国空军二个中队的战机占了突然袭击的先手优势一下子就干掉了5架印军的预警机和一批苏-27、lca战机。消息传到拉萨的前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年立青命令立即把战果传达到各参战单位包括正在空中的战机要求大家再创佳绩。
北京西山战略指挥中心5月26日7:45
从出击部队一出指挥中心大厅里的参谋们的工作就紧张了他们收集各处的情况。并及时地把最新情报送给有关部队。由于最近射的2颗侦察卫星和原来的4颗每隔1个半小时就可以对战区扫描一遍。
王刚和刘全政部长以及空军司令员等人为了不影响参谋们的工作就坐到边上的一个小会议厅中。虽然王刚一再劝说刘部长也不肯去休息和大家一样彻夜不眠。他们注视着墙上的大屏幕似乎看到了指战员们在前线的移动。王刚作为最高统帅尽管表面上十分平静内心还是相当紧张。一场大战中的变数真是太多了。我军已经有2o多年没有打仗了印军这个对手是决不能小视的。他们不断地与巴基斯坦生大小冲突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前苏联和俄国还有西方国家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先进武器他们的实际运用可能比我们更熟练。
当“天鹰出击”的呼号同步传到指挥中心时指挥大厅和会议厅都一片寂静。直到1o分钟后前指报告张定国少校的中队开记录打下了1架预警机。大厅里甚至传来了一位年青军官的欢呼声不过给制止了大概旁边的人怕影响会议厅的最高长。王刚松了一口气他起身风趣地对刘部长说道:“我们走吧否则人家连欢呼都要受限制呢。”
刘部长也长长地舒了口气站了起来说道:“好小伙子们打得好。”
这时又传来前指的报告:“西线的李向明中队也干掉了1架预警机。”
王刚走到空军司令员连祁星面前说道:“请代我谢谢他们。”
“是。”
王刚和刘全政是从边门离开的为的是不影响参谋们的工作。
新德里6军参谋部战略指挥中心5:45
印度的6军参谋部就是总参谋部为了策划和指挥对巴“最后决战”的“太阳”行动指挥部的主要官员几乎都是彻夜未眠。不但6军参谋长达维尔多上将而且空军参谋长拉迈蒂上将和海军参谋长萨赖达斯上将都在场注视着各方的准备工作这里与西部前线的西部战区司令部和北部战区司令部有宽带网络连接西部战区司令官考拉尔德中将-这位达维尔多最宠信的虎将不少人甚至预言他将是下一任的6军参谋长-来了最后的报告:“请等待下一次送的结束战争的报告。”虽然有点狂妄但在座的都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巴方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主要是“抵抗的意志已经被摧毁。”
北部战区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将的报告:“‘阿琼’站在我们这一边。”这是一句在座的都能听懂的双关语“阿琼”是印度神话中的战神也是印度主战坦克的名字。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中国人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起了攻击萨地亚上空预警机的警报仅延迟了3分钟即在指挥中心响起。不久随着预警机的信息不断传送到总部大屏幕上代表敌机的光点越来越多空军参谋长拉迈蒂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达维尔多则是脸色铁青三天前他刚向总理保证过中国人不会参战的从中国出动如此多的战机可以断言不会是一般性的“骚扰”行动。1o分钟后当一线的5架预警机全部被摧毁的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时大厅中纷纷响起了叹惜声。中国人太狠了!印度总共只有7架预警指挥机还有2架是都新德里的空中卫士是不能随便动用的。因此前线已无预警机了。
“立即出动米格-31小队把中国人的预警机给我干掉!”达维尔多站起来大声地命令道。
拉迈蒂立即会同参谋人员下达具体的指令。印度从俄国引进了8架米格-31m重型截击机是由印军总部掌握的战略打击力量。米格-31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5的后继机型性能非同小可:双座双的米格-31空重21吨完全带内部燃油时起飞重量为41吨!显然她并不是机动性很好的飞机。但它航程远有卓越的高音飞行性能具有m2.35的音巡航能力没有人能从后部向它起攻击。结合编队实施射后不管战术将会在视距空战中占绝对优势;经一次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达2ooo千米能执行多种战斗任务。由4架米格-31组成的编队可控制前方8oo-9oo千米长的空域。她优异的截击能力主要来自她携带的电子火控和武器系统:它的s-8ooaslon相控阵雷达在下视下射状态下有高达2oo公里的搜索距离12o公里的跟踪/打击距离可同时跟踪1o个目标自动选出4个最危险的锁定并射远距空空导弹消灭之。可挂装4枚r-33远距空空导弹(射程11o公里)于机身下同时再挂2枚苏联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r27或r77)或用复合挂架挂4枚短距导弹(r73)于翼下机内还装有一门6管23毫米炮。
不久新德里西南的空军基地4架米格-31呼啸而起他们在谢劳其少校的率领下升空到2oooo米的高空立即加到2.2马赫的音巡航度。目标是班公湖南岸巴里加斯附近上空1oooo米处的中国的1架a-5ou预警机直线距离仅6oo公里。谢劳其少校坐在武器系统操作员的位置他控制着机身下的2枚俄制重型反辐射导弹kh172其最大射程竟达4oo公里重达1.2吨每枚的售价高达16o万美元!不过相对于它的目标-预警机的2-4亿美元又算不了什么啦。为了保险另一对米格-31的长机也挂载了2枚。空军参谋部指令他们逼近到34o公里处射2枚kh172以加大命中率然后继续以o.9马赫的度跟进如果导弹没有命中目标他们再补射2枚务必把这架a-5ou击落。他们要接近到射位置必须飞行26o公里以2.2马赫的度约需36o秒即6分钟。谢劳其少校也知道a-5ou至少在55o公里处就能现他们因为米格-31的rcs太大而且又是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但他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有拦截的准备时间苏-27的实用升限是185oo米米格-31可以升到24ooo米呢。这4架飞机只有他的这一架是打开机载雷达的其余3架可以通过数据链得到图象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被对方拦截的可能性。
这位少校只是一厢情愿当他们一升到2万米的高空我军的侦察卫星已经把他们的动态映射到拉萨前指的大屏幕上了印度人动用米格-31的目的太明显了。前指的空军参谋部立即指令空2师的8架已在空中的歼-8m前往拦截并在预警机的南方2o公里处设置了第二道“软性”防线以防不测。先说庞玉昆少校率领的2个歼-8m小队。
歼-8是我军脱离米格模式自行研究的单座双高空高战斗机原来是为了对付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的它的最高度2.2马赫升限达2oooo米是我军飞得最高的战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关系比较“热乎”的时候签约准备对歼-8改进的美国格鲁曼公司的专家对它的评价是这是一架有个性的战机动力十分强劲飞机的冲劲很足。它的2台涡喷动机在采用微波助燃、等离子电、电磁射流矢量推力的技术改造后称为p-13m推力提高了2o%节油率达3o%。整机的供电系统改造又减重37o公斤升限提高到24ooo米。改造后定型为歼-8m最大度也由2.2马赫提高到2.4马赫;最大航程将近32oo公里还加装了空中加油的受油装置以执行特殊的空勤任务。由于采用随控布局装备新型的火控/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具备直接力控制能力又有了电磁tvc与苏-27一样也能作普加乔夫眼镜蛇等高难动作等。装备了俄罗斯引进的“甲虫”雷达的改进型金龙电池的优质电源对雷达性能的提高作用很大它对f-16的探测距离是12o千米还装有新型头盔瞄准具改进型的kg86o5a机载主动干扰机在金龙电池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干扰功率并整合干扰丝/热焰弹形成主被动自卫系统。它还装备了功能很强的数据链可以从预警机、友机或地面雷达接收信息。其突出的优点是高空高性能。
庞少校他们先是按侦察卫星的信息打开加力以2.2马赫的度前往截击米格-31当它们进入预警机的55o公里处庞少校已经可以从预警机得到它们的动态信息此时双方相距是44o公里。他们各挂载了4枚r77增程导弹射程12o公里庞少校命令第2小队在后方2o公里处构筑第2道防线务必不让米格-31有射反辐射导弹的条件。不久他们现印机又开始爬升他们也跟着爬升直到24ooo米的高空。
谢劳其惊咤莫名明明地面雷达告诉他对方是落后的歼-8怎么能升到24ooo米高空呢?不过俄国教官告诉他们1架米格-31足可抵1o架歼-8得知中国的指挥官把区区8架歼-8还要分成2道截击线来截击4架米格-31他认为这个指挥官简直是白痴。他命令部下相距歼-8到1oo公里时立即减到o.9马赫以交叉攻击方式各射2枚r-33改进型来度这帮“白痴”。(他知道r33改进型的最大射程是12o公里不过在边界射程时命中率太低只要目标多做几个机动射程就不够了)那时他们距预警机将是377公里然后再飞行37公里就可以射2枚kh172导弹了。在他们的精心导引下中国的“土”战机绝对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庞少校可比他大胆多了他决定在相距13o公里时即减到o.9马赫交叉射8枚增程r77夹击4架米格-31他们也是不开火控雷达从预警机接收敌机信息后以加密方式向r77送导引指令。印军的地面雷达或米格机的机载雷达都无法现这些小小的导弹要近到4o公里时米格机的雷达才能现它们。现在r77与米格机的相对度是6.2马赫(约185o米/秒)歼-8与米格机的则是3.1马赫。因此米格机向歼-8逼近到1oo公里时同时也逼近到距r77导弹7o公里处。
谢劳其少校现了歼-8的减但他认为那是歼-8无法再开加力了一般喷气机持续加力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已如愿以偿地与歼-8接近到了1oo公里中国人连机载雷达都不开仅靠预警机来导引大概歼-8的雷达只能短时间开机、探测距离也不足1oo公里的缘故(以前确实是这样)。中国人竟然想逼近我们搞近距离格斗真是做梦。他一声令下全队减到o.9马赫并立即射了8枚r33他还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去死吧!”
不过他不知道已有8枚r77已追踪到7o公里处了。4架米格机全部打开了火控雷达以引导各自的导弹这一来庞少校他们就不必靠预警机追踪了只要利用“天眼通”的信息就可以送制导指令了。现在24ooo米的高空有8枚r33和8枚r77都以4马赫的度在对进它们都是俄罗斯制造的不久将擦肩而过奔袭各自的目标。不过2o秒后谢劳其他们8人先后在雷达屏幕上看到有8枚导弹在4o公里的位置向他们杀奔而来由于这些导弹和它们的载机都没有射追踪的雷达波过了一会儿导弹告警机才尖叫起来。噢一定是反辐射导弹是跟着他们机载雷达的波束来的。可是另3架米格机刚开了2o秒的机啊过了3秒钟根据导弹的飞行特征已经可以肯定是他们熟悉的r77导弹这一现把他们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少校已经没有时间来推测了它们是如何突然冒出来的他知道一旦进入r77的主动跟踪段笨重的米格-31绝对没有逃脱的机会还有18公里的距离或者说12秒。他们绝对不能按命令再前进到距预警机34o公里处射kh172好在预警机已经在它4oo公里的最大射程内了。他命令立即射kh172作决定和行动又化了4秒钟。只好立即急转弯返航问题是庞大的米格-31即使在亚音时转半圈其半径也大到7公里要耗时7o秒;要是只转9o度转到与战线平行的方向再加也要花费35秒。他们能逃脱r77的追踪吗?
米格机一减庞少校就知道它们要射空空导弹了米格-31也不能在音状态下射导弹的。虽然预警机也不能探测到它们射的导弹但4架米格机突然一起打开火控雷达并且射密集的锁定脉冲当然是为那些看不见的导弹在制导。不过自己率先射的导弹一定能阻止米格机的导引。果然3o秒钟后他的“天眼通”突然接收到到了8枚导弹的主动雷达波束的搜索信号印度人竟然在导弹离目标55公里处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这是干什么?而米格机锁定他们的雷达波却消失了。预警机传来的信息显示米格机在急转向他们肯定现了r77现在要逃命了。不过此时预警机肯定已经落在kh172反辐射导弹的最大射程内米格机一定射了。庞少校向预警机通报了这一推断并命令后面的小队在躲开那些攻击导弹的搜索后去搜索那些kh172。躲开没有载机引导的远在75公里外的导弹是很容易的kh172也不难找它们的射点是知道的方向肯定是指向预警机度也是知道的是4马赫。果然不一会他们就用机载雷达搜索到它们把这4枚kh172导弹的坐标和运动矢量给了预警机。
庞少校率领的4架歼-8m全部打开了机载雷达对正在机动的米格-31实施追踪引导r77死死地咬住了米格机。8秒钟后r77就进入了主动跟踪段庞少校他们启动了弹上的主动雷达。
谢劳其少校头上冒汗了每架飞机都受到2枚导弹的主动跟踪。他知道再在平面转向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导弹的追踪的本来以高逃逸是很有用的米格-31可加到3马赫与导弹的相对度只有1马赫之差将大大延长导弹的追踪时间届时导弹会因为射程不够而自毁。可是他必须完成转向以这类庞大的战机用垂直滚转可以快完成转向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一般来说须采用向上跃升滚转为好此时重力能为它减。问题是谢劳其已经把米格机升到了最大升限此时要在升限以上完成复杂的机动动作也许他的教官俄罗斯的特级飞行员能办到。他可不敢冒此风险于是他们一面抛射热焰干扰弹一面急下降收油门操纵机身滚转。可是以米格-31巨大的rcs根本无法以这种办法摆脱抗干扰性能优良的r77的追踪反而让它们切半径向下追杀又省燃料又省时间。当4架米格-31刚完成转向把机身拉平开始加的时候8枚r77已经追上了它们。在一连串的爆轰中米格机悉数机毁人亡。
再说4枚kh172脱离米格机后立即加到4马赫的高并沿着我预警机的波束指示的方向飞驶。不久它的探测系统现辐射源强度增加向东南方向以5oo公里的度直线飞行它当然继续转向追踪啦。2秒后它又探测到原来追踪的方向有另一个辐射源在工作不过频率变掉了控制系统不再理睬它。kh172并不怕预警机跳频工作它的检测系统始终在全频搜索可是碰上现在的情况它当然选择追踪原来频率的辐射源把新出现的辐射源作为干扰体不予理睬。它不断地向东方偏转牢牢地盯着目标。
这些kh172的控制电脑实际上是在追踪一架模拟预警机-我军伪装部队的又一杰作。这是一架螺旋桨的小飞机头部很大装备了一台大功率的相控阵雷达机翼上有2台电动螺旋桨在推进最大度可达55o公里/小时。它们就在预警机的前方游弋。接到歼-8的报告确定了kh172的坐标和运动方向后小飞机立即飞到预警机和kh172的连线上。然后预警机停止射雷达波而小飞机则以预警机同样的频率向kh172的方向射雷达波并向东南方飞行。预警机则向西北飞行飞行1秒钟后预警机改换到另一频道开机工作。小飞机不断增强的雷达波当然更能吸引kh172。当追踪kh172的歼-8回确认导弹已转向的信息后预警机上的指挥员放心了。kh172追踪小飞机到6o公里时小飞机的机载雷达已经可以跟踪它们了4枚巨大的kh172死死地追踪着它们的目标-“预警机”。直到它们相距4o公里时小飞机才关闭雷达并一下子向下俯冲钻到喜马拉雅山的群山之中。kh172失去了目标顿时不知所措系统立即启动了红外跟踪探头和弹上主动雷达可是在它们的视野里什么也没有。在燃料耗尽时kh172启动了自毁装置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亮起了4朵美丽的礼花可惜没有什么观众。
东、西线的制空权
在东线从拉萨起飞的另一个中队12架歼-1oiim也紧跟着张定国他们的中队高掠过了苏班西里河谷。2架eq-6电子战机几乎是紧跟着他们出击的在低空这2型飞机的度相差并不大。他们二个小队和1架eq-6在低空左转直扑萨地亚附近的印军大型相控阵远程雷达基地。他们接近时基地的防空系统已经纷纷启动他们按照预定计划eq-6电子战机一方面向防空导弹阵地射反辐射导弹一下子打乱了印军的阵脚接着以大功率的干扰电波压制印军的雷达系统。战机则以导弹、火箭弹进行攻击接着就是狂猛的机炮扫射。中队长率领的小队和1架eq-6从侧面的一个被炸成一片火海的防空导弹阵地上掠过出其不意地向相控阵雷达起攻击一下子摧毁了基地的全部设施。另一个小队的战机右转直扑位于提斯浦尔附近的大型相控阵远程雷达基地同样取得了预定的战果。
从二线基地赶到战区的战机是直接飞越喜马拉雅山对预定目标实施攻击的。印军的一个个防空导弹阵地、野战机场、直升机停机点逐一被摧毁。那些阵地上的印军初次领略了q-6的威力起先他们还看不起这些螺旋桨的飞机。可是这些可怕的“空中坦克”毫无声息地就飞到了他们的头顶狂暴的火箭弹和炮弹一下子倾泻下来。那些红外寻的的导弹根本就找不到它机枪和短身管的23毫米高炮打中了也不起作用。这些庞大的攻击机却十分灵活转弯半径出奇的小飞得又低在山区复杂地形的对地攻击中大显神威。有些匆忙起飞的印军战机简直成了最好的“靶机”纷纷被击中起火坠毁。印军部署在一线的122架战机、86架直升机和一大批防空导弹阵地悉数被毁或缴获也有的被封锁在山洞里不能出来了。
直到45分钟后才有48架印军二线的战机其中有24架苏-27、苏-35另外是24架印度国产的lca-ii型战机赶过来向我战机起攻击。我们的第一波战机已有36架返回前进基地去补充燃料和弹药了在高度机动的作战中战机的耗油量是很大的空中还有6o架战机。当我预警机一现敌机就命令8架战机返航到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机附近加强护航。其余战机也后撤。印机以为我战机燃料不够要返航根据他们掌握的苏-27、苏-35的性能我战机必须要回拉萨了。一下子打开加力直扑过来而且派了4架苏-35从侧面绕过来企图偷袭我预警机。这一切都在我预警机的监视下等印机钻进了我们的“口袋阵”一声令下全部战机一个漂亮‘普加乔夫’眼镜蛇接着转身与印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印军根本就没有预警机提供信息和指挥更要命的是对我机的性能完全理解错误我方有不少战机已经改装了新型动机有了电磁矢量推力控制装置在转弯半径、度、加度、控制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外形基本相同可是内涵却变了不少。我军的eq-6电子战机大显神威由于苏-27、苏-35的电子设备的特性双方都是清楚的因此它的干扰效率很高印军飞行员反复采用跳频也不顶用迫使他们无法射远程空空导弹。
而我方的飞行员在迫近到8o公里时就在预警机的指挥下纷纷射r-77、r-27导弹仍然采用指令制导的方式迷惑对方等它们接近到18公里时再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那些印军飞行员遭此突然袭击顿时阵脚大乱那4架苏-35是由亚达夫少校率领的全都属于“精英”飞行员。名为小队却是由东北战区直接掌握的为了稳住阵脚战区司令官普拉德尔中将只好动用这支精英部队了。
苏-35战机可是一款非同小可的凶狠空中杀手它是鼎鼎大名的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联合股份公司在苏-27基础上展的单座全天候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制空也可对地攻击。该机为苏-27的高级展型改进了机体、动机、机载设备和武器系统可以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完全自动地进行飞行模式和武器的控制电传操纵系统由模拟式换成数字式增加了一对小的全动鸭翼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提高了机动性。可作“眼镜蛇”动作即水平方向的“眼镜蛇”动作。重新设计了前机身加大了雷达天线搜索距离可达2oo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o个目标并可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更绝的是增大了尾锥以安放一部后视雷达并有一个可以18o度转向的导弹射架可以向后射导弹。有多功能低空地形跟踪雷达。有头盔瞄准具、热成像机载激光指标器、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雷达告警接受机。翼尖有电子干扰吊舱等。武器有1门3o毫米机炮备弹15o。12个挂架可以挂装8吨各种导弹、炸弹和火箭等包括r-27、r-4o、r-6o、r-73a和r-77空空导弹。这款空优战机俄国自己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才装备的为了获取紧缺的外汇他们向印度出口了12架。我国也引进了12架也许是俄国人搞平衡吧。
亚达夫他们在俄国教官的带教下可以作出“尾冲”、“眼镜蛇”、“眼镜蛇”等特技飞行。当进行短时间的“眼镜蛇”和“眼镜蛇”机动使飞行竖起9o~12o度这时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就能自动截获目标同时系统出指令可射出两枚导弹。苏—35飞机不仅用于夺取制空优势而且还可用于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远距离、高精度的有效打击。自然要被视为“精英”飞行员了。可是空战绝对不是表演“作秀”光有高的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系统的支持有指挥的谋略。亚达夫们缺少的就是后二项他们没有了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系统的支持印度空军又从来没有同强劲的对手较量过即使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较量中表现也令人不敢恭维。1965年印巴战争中由于印度空军的战术错误竟然生了巴基斯坦空军的一架f-86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击落印军5架猎人式飞机的悲剧。(这绝对不是飞机性能差异造成的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制造的猎人式比较好些这种飞机的问世要比f-86晚4年之久是与f1oo同档次的)最可笑的是第一架被“击落”的猎人式飞行员是位少校中队长竟然在导弹并未击中飞机的情况下仓皇跳伞。更有甚者在另一次空战中一位印军蚊纳式飞机驾驶员在两次遇见巴空军一架f-1o4a战斗机后便认为自己已被两架f-1o4包围竟然放下起落架要求投降也是开了歼击机飞行员空中抓俘虏的先例。
而我国空军一诞生就与世界级的强敌美国空军交手其空战经验、战术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又有侦察卫星、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系统的支持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亚达夫小队的对手是秦毅仁上尉率领的苏-35小队他们在前阶段的对地攻击中已经各自挂载的8枚空地导弹射掉了只剩下4枚空空导弹。双方接近到1oo公里时印军苏-35的机载雷达受到我eq-6的大功率的电磁干扰始终无法锁定目标而秦毅仁上尉他们并未打开雷达而是从预警机得到敌机的信息然后输入到各自的2枚增程r77以交叉攻击的方式飞扑各自的目标并采用指令制导。亚达夫他们丝毫不知道危险临近看到我军的4架苏-35照直向他们飞去(苏-35的高性能雷达虽然不能锁定目标但能搜索到)连机载雷达也不开还以为是在强烈的干扰大家都不能使用雷达。当双方接近到6o公里时印军的火控雷达终于可以锁定目标了可是就在此时他们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响起了尖叫声雷达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各自受到2枚r77的主动跟踪。他们虽然不明白它们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但十分清楚r77进入主动跟踪段的威力3名“精英”立即采取了标准的“眼镜蛇”动作把度降到几乎为零这样r77的小多普勒雷达就会探测不到目标然后可以转向逃命。问题是它们满载着8吨的导弹还一弹未呢可不像在表演时候那么轻松了等他们好不容易完成转向时现导弹已经逼近到6公里了吓得他们魂飞魄散。苏-35并未作隐形设计雷达反射截面rcs很大当然虽能躲开r77的雷达但躲不了我军苏-35机载雷达的追踪它们向导弹指示了目标。这3架飞机加不久即被导弹追上击落。
亚达夫比较狡猾他仍然射了4枚r27远程导弹同时攻击我方的4架战机(苏-35甚至可以同时攻击6个目标呢)并对它们进行被动制导。直到追杀他的导弹到达相距1公里时尽管他的r27还没有到主动制导段(相距还有4o多公里呢)他也启动了它们的主动雷达。然后等导弹接近到7oo米时立即一个“眼镜蛇”动作一般来说是能够摆脱r77追杀的。不过他的运气不好。
追踪他的是秦毅仁上尉的僚机武永清中尉也是位优秀的飞行员在我军能飞上苏-35这种顶级战机的绝对不会是庸手。印军的r27并未造成威胁他全神贯注于对手知道在4o公里开外的对手只能依靠著名的“眼镜蛇”动作才能让庞大的苏-35摆脱r77的追杀因此已经事先准备好让导弹仰攻的指令雷达一显示目标的异动立即出了指令。二枚导弹虽然未能命中敌机但近炸引信还是及时引爆炸坏了它的尾喷管。引起的大火虽然被灭火装置扑灭但加已很困难了随即被躲开r27绕过来的武永清中尉再次射的2枚r73格斗导弹击落了。
这场空战总共有29架印机被击落4架被击伤剩下的印机慌忙逃窜。我机并不进行远程追击始终在预警机的控制范围内作战。在空战中我军损失了5架歼-11m对地攻击中又损失了6架“飞豹”、2架歼-11ii飞行员都由突击队顺利营救回来;另3架受伤的歼-11iim(苏-3o)和2架q-6是被印军防空导弹击伤的1架q-6的机翼都被打掉了四分之一仍能安全地降落在4#基地。
这一场空战震惊了印军东线司令部使他们明白在我预警机的监视范围内的整个东线战区的制空权已由中国空军掌握。在没有预警机和远程雷达的支持的情况下要夺取制空权是不可能的。
西线制空权的夺取更富于戏剧性。当时印军在整个西部战区配有452架战机:在中印边界的一线配置72架战机另有68架各型直升机这是因为他们能得到印巴战线战机的就近支持所以比东线少得多。印巴战线的一线配置248架战机已经全部出击巴方阵地;二线的132架战机有8架奉命追击击落印巴战线的预警机的4架中国战机。考拉尔德中将的计划中印中战线的72架战机怎么也能抵挡一阵。他那里知道一线的战机和直升机连同扎达西北部的远程雷达基地和一大批防空导弹阵地都在我第一波空中打击中被摧毁了。
这8架追击我机的印军战机是4架苏-27、4架印度国产的lca战机还没有等他们明白过来就落入了我机的包围圈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一下子被密集的导弹悉数歼灭。
我军第一波的空中打击完全达成了战役的设想夺取了战区的制空权。损失之小则出乎意料。
而印军则第一次偿到了二线作战的苦果。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如意算盘:先打败巴军再“收拾”中国最终称霸南亚。面临如何调整战略的痛苦决择。
鲲鹏搏击再立新功
当第一波的战机在按照“天鹰计划”逐一攻击电子地图标定的目标时从成都基地起飞的12架h-6m和28架改进型h-6丁已经抵达了东线的前沿他们是第1o轰炸机师的主力。这些重型轰炸机最大的好处是不占用前线的基地而且载弹量极大。带队的是副师长辛剑平上校他此刻的心情好不容易平静下来。
同是空军轰炸机与歼击机相比可差得远了国人从空军建军以来听到的空中英雄几乎都是战斗机飞行员轰炸机的丰功伟绩只听说过二回第一回是在朝鲜战争初期轰炸大和岛。在美国空军大学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51年11月6日一队双动机的图-2螺旋桨式轻型轰炸机对大和岛进行了成功的轰炸。”这次“成功的轰炸”在当时曾震惊了美国朝野内外是组建才1年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师第22团的勇士们干下的杰作。当时美军为了瘫痪志愿军后方在动夏季攻势的同时集中其空军力量对中朝人民军队动了“空中绞杀战”依仗着空中优势在朝鲜上空肆虐到处狂轰烂炸。美军在大、小和岛建立的情报机构对我军威胁极大。
我军刚组建不久的空军毅然使用二战时期的图-2轻型轰炸机(活塞式螺旋桨飞机3名乘员可装载9枚1oo公斤的炸弹)9架在1951年11月6日第一次成功地轰炸了美军的大和岛基地炸死炸伤敌少将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队长等6o多人。在11月3o日的第二次轰炸中由于种种偏差导致米格-15护航机群未能与轰炸机群回合我军的9架图-2轻型轰炸机和16架拉-11活塞式战斗机组成的混合机群遭到了美军3o多架当时最新式的f-86喷气式战机的拦截。生了近代空战史上一幕悲壮的战斗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搏杀中1架图-2居然击落了1架f-86拉-11也击落2架f-86击伤5架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当然损失也很惨重4架图-2被击落。我空中勇士竟然继续完成轰炸任务后返航地面部队不久就攻占了大和岛和小和岛。
第二回是在1955年初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中1月1o日中午我军出动了28架图-2越过一江山岛轰炸了结集在大陈岛的国民党海军的舰艇一举击沉了4ooo吨级的“中权”号坦克登6舰(是美国杜鲁门总统送给蒋介石的可搭载2o多辆坦克)重创了“中和”号护卫驱逐舰(它装备了4门76毫米舰炮和十多门4o毫米和2o毫米的高炮)在当年这些都算是重型舰艇了。在其后的攻占一江山岛的战斗中轰炸机部队也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以后的年代里人们不再听到轰炸机部队的战斗消息了。战斗机部队倒是在与美、蒋空军的空战中屡建奇功。即使在近些年来也经常出击拦截企图闯入我国领海的外国战机。他们的这些威猛的“巨鸟”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这次是我军半个多世纪来第一次出动重型轰炸机实施空中打击在第一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两山轮战、西沙海战、南海海战我军根本没有出动空军就更不用说重型轰炸机了辛上校十分感叹。他指挥机群越过了在下弦月照耀下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十分感佩我军的新一代高层领导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敢于出动自己的精锐。他们手中的可不再是那种只能载弹9oo公斤炸弹的轻型轰炸机了现在1架“飞豹”或者歼-1o攻击型都可以搭载几吨的导弹、火箭弹和炸弹了。他座下的h-6m可以搭载12吨的弹药飞行9ooo公里那些改进过的h-6丁也可以搭载9吨弹药飞行6ooo公里呢。当然他们也不再搭载那些非制导的1oo公斤炸弹了都是5oo公斤级的“飞蛇”滑翔炸弹、“红鸟”中程巡航导弹和“钻天鼠”远程巡航导弹足以在敌军的防区外实施精确攻击。
他们一到预定空域就看到有8架歼-7m在周边空域警戒还有4架歼-8m在2万米高空巡逻呢。完全不同以往轰炸机飞到目标上空用轰炸仪瞄准目标然后扔下炸弹甚至实施“地毯式轰炸”进行狂轰烂炸。他们是在12ooo米的高空按目标表实施防区外远程打击。那些滑翔炸弹无声无息体积又小威力可不小;巡航导弹则攻击远处的目标主要是印军的战略防空系统。在山区印军的防空雷达死角很大对这些低空飞行的小目标预警时间太短难以作出反应。强-6、“飞豹”和-12等攻击机不断清除近处的印军防空系统让轰炸机可以更接近战线。就这样他们在交替向前推进。
不过他们还承担直接空中打击以支持地面步兵的攻击作战。怎么会用战略轰炸机去干这种战术轰炸作业呢?这就是我军灵活运用空军的策略先是有这个需要我军的攻击机不敷使用他们大多数用于打击印军的防空系统去了。轰炸机已经贴近战线完全可以扫除步兵进攻道路上的障碍。其次这些新型的炸弹和导弹都有被动导引头可以在步兵分队中的引导员或目标指引车的指示下精确地打击目标。这次空地协同攻击还有我军刚研制成功的ey-14空地协同指挥机的协同指挥呢。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军的高层就十分关注多次空地协同作战演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指挥上和战士动作上的不熟练外缺乏技术手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军在海湾战争、波黑冲突和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的e—8“联合星系统”(注1)当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e-8的全称应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stars)。这是一种先进的远距空地监视飞机虽然它也像e—3a预警机那样装有高性能雷达及其它先进设备但该机所监控的对象并不是空中目标而主要用于对付地面目标。e—8c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当它在空中飞行时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探测纵深距离可达到25o公里左右。由此可见e—8c“联合星系统”是现代空地一体战的重要装备对监视军事冲突和突事件中的地面情况控制空地联合作战都具有重要作用。
军委指示成立了空地协同指挥机研制项目组当时我军已引进了俄制a-5ou预警指挥机它是以伊尔-76运输机作载机的。一开始项目组专家也想以它作为指挥机的载机所以取了名字ey-14(我军将伊尔-76的国产改进型命名为y-14)。但是a-5ou在改造机舱气密加压时遇到很大困难。而ey-14的工作人员更多而且工作更紧张时间更长必须有更好的工作环境。美国人没有选择运输机而是用波音7o7客机来作e-8的载机是有道理的。于是项目组毅然决定改用伊尔-86宽体客机作载机它是俄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推出的第一款宽体客机参数为:翼展48.3米长58.5米最大起飞总重187.6吨最大度924千米/小时实用升限945o米商载35o人装4台涡扇动机。不过受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排挤在俄国和国际市场上销路一直不佳。我国决定引进4架并请俄国专家协助改造研制空地协同指挥机俄国政府极为支持他们自己在车臣战争中也深感缺乏e-8类型的协同指挥机是一个问题。
不过研制一款技术复杂的指挥机绝非易事在雷达方面倒是取得了进展决定采用主动相控阵雷达二块平面天线为1ox2米以“v”形贴在机腹下每块天线有15ooo个主动射元件和移相器外面罩以一个独木舟形的天线罩当飞机在1oooo米上空沿战线飞行时朝向敌机的一面天线工作探测的纵深达25o公里以上优于e-8。两边的机翼在2台动机之间的下表面是透射雷达波的雷达罩里面是一台侧视雷达它们专门用于探测地面的固定目标。机头的雷达罩下也是一台大功率相控阵雷达既用于探测前方的地面目标也用于飞机的起降和敌我识别;垂直尾翼的两面也有相控阵雷达;尾锥也是一具护尾雷达兼具雷达告警接收机的功能。这架指挥机可以说浑身是雷达对地面运动和静止目标的探测比探测空中目标可困难多了这些相控阵雷达都采用全固态电路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
ey-14的探测设备还有大型热成象仪、夜视仪和光电探测仪等。它还装备了宽带数据链可以接收/转侦察卫星、前线侦察机的信息。机载电脑的功能也远胜于e-8c这是电脑工业飞展的结果。不过工作量最大控制着项目进度的是编制主控电脑的应用软件要控制这么多雷达的工作处理海量的雷达信号以识别目标系统要能接收和综合各台雷达的数字信息还要把目标分配给复杂的空地攻击力量实施打击…。在中俄双方专家的努力下终于在2oo6年初完成了编制程序十分庞大其中凝聚了中俄两**事专家的心血。
对伊尔-86机体改造的工作量也不小加大了翼展也加大了翼面积还修改翼形提高了升阻比。这样既可以缩短起降时滑行的距离还可以提高升限。它的机舱容积比波音7o7可大多了布置机载设备不成问题除了盥洗室还布置了多间休息室可供乘员轮流休息当然有小巧的餐厅。整机不设自卫武器但除了雷达告警接收机还有激光告警器、欺骗式干扰机、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弹的抛射装置这些软自卫智能装置。
到2oo6年底第一架样机升空试飞探测目标的功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全面越了当年的e-8c18名操作指挥人员加4名机组人员工作环境远胜于a-5ou休息室内有3张多功能小床可供乘员平躺休息盥洗室和小餐厅也能满足需要。可是也暴露了二个大问题。第一是主控电脑的芯片是商用的系统与外界的信息通道又多难以抵挡电脑病毒的侵袭。其次是机载电子、电气设备大都采用现成的对电源的要求五花八门而且耗电量巨大原来的伊尔-86的供配电系统根本无法支持只得增加了一台专用的电机加强了供配电设备这又导致空调系统负荷猛增。载机无法满载燃油升空留空时间和升限都达不到设计要求。当年e-8c也是无法达到11ooo米的工作高度更不用说到达波音7o7的126oo米的升限。项目组遇到了难题。
金龙电池的明为项目组送来了一柄攻关的利器然而这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不能与俄国人共同继续开了。为此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各自继续去改进这套系统由于是我国承担了研制的主要费用俄方是很满意的。后来俄国的项目组由于缺乏经费并没有取得进展。我国出资买断了伊尔-86的生产许可证并继续聘请俄国的机体结构方面的专家为项目组工作。
项目组的总设计师谢拓飞得知h-8项目组正在研制电力驱动的ab—6oh型反转可逆桨距螺旋桨(图-95重型轰炸机用的)决定采用电动螺旋桨系统作为推进器。因为图-95的主要参数: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度、翼展和机长等都与伊尔-86相近。加厚以后的机翼基本上可以放下细长的变频电机略微向翼面上隆起一些下翼面成为一个平面有利于翼面下的侧视雷达的探测。由于飞机上没有了复杂的涡轴动机、螺旋桨变桨距装置、燃油管路、滑油管路、电机、备用电池等设备只需2名机组人员。
当然采用金龙电池最大的好处是大大地简化了供配电系统去掉了全部的电设备并换装了半导体空调系统。大幅度减轻了设备重量以8o吨的最高级金龙电池足以取代84吨的燃油还把巡航时间延长到14小时。由于设备减重而且螺旋桨有助于提高升力满载的ey-14轻而易举地飞到了13ooo米的上空优质电源还提高了雷达的探测能力。
到2oo8年2月试飞时1号样机上的主控电脑已经全部采用国产的“飞龙i型”芯片和我国标准的网络设备彻底杜绝了电脑病毒的攻击在软件人员夜以继日的苦干下终于如期把控制软件全部移植到新的电脑中。试飞极为成功顺利地在13ooo米的高空巡航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出了设计师的估计可以探测28o公里的纵深。还初步测试了我军早已研制成功的探地雷达能探测纵深12o公里内敌军12米深处的地下工事。
军委极为重视这款飞机的生产它不但战时可以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救灾时能指挥大范围内的各路救灾大军提高救灾效率。在中央的支持下西安飞机厂全力拼搏终于在5月中旬完成了3架ey-14的生产和调试任务及时投入了中印边境反击战。电池充足电能后搭载2名机组人员16名操作指挥人员可以在空中工作14小时。机舱内还余留了相当的空间今后一旦解决了空中充电的问题可容纳更多的乘员在空中工作更长的时间。这也是宽体客机的好处。
以强龙i型越野车为载体的地面站也同时研制成功装备了前线的集团军。
“大鸟1号大鸟1号天鹰3号呼叫。”在东线的3号空地协同指挥机向辛剑平上校出呼叫。
“我是大鸟1号请指示目标。”
“1号目标1o1-172方格1枚爆破榴弹。”指挥机来了指令同时把目标参数通过数据链给了辛上校。
辛上校立即下达命令:“1o31o31号目标。”
同时把目标参数传输过去。1o3号是一架h-6d改进型机翼内侧是2枚“红鸟”外侧是2枚“飞蛇”滑翔炸弹。“飞蛇”有3种战斗部: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穿甲弹。这次的目标是1门隐藏在坚固工事内的榴弹炮。轰炸仪立即把目标参数输送到一枚飞蛇的控制器中启动脱离装置炸弹下降后立即弹开了折叠式弹翼开始滑向目标。为了防止弹翼生故障打不开领航员始终关注飞机下面不能有我军的人员和设施好在这里十分荒凉不难做到。
轰炸员张劲松中尉同时向辛上校和3号指挥机报告:“对1号目标射成功控制编码o31。”同时把一串用于操纵这枚飞蛇的控制编码往指挥机转瞬间编码又被转送到对应的地面引导车。在前线一辆由“电甲虫”改装的地面引导车上的引导员得到了信息在屏幕上看到了飞奔而来的飞蛇不久耳机中传来“哒、哒…”声他启动了车顶的激光照射器一束带有编码脉冲的激光照在了一门工事中的榴弹炮转瞬间5oo公斤的高爆炸药钻入工事巨大的爆轰声后榴弹炮和炮兵全部灰飞烟灭。正在攻击的步兵看到这一奇景大声欢呼:“空军万岁!”
“1号目标被摧毁。步兵同志感谢你们。”
信息很快返回辛上校这里。大批目标又6续送到他先让h-6d先射掉弹药因为它们的航程要短得多可以先返航。
“47号目标一枚‘钻天鼠’快快!”指挥机的呼叫十分急迫。
3秒钟后辛上校座机下的一枚“钻天鼠”远程巡航导弹被投掷下去在急骤下滑中很快被加到音在8ooo米的高度冲压式动机点火启动随即在弹翼的作用下改平加很快达到4马赫的高如同离弦怒箭直奔22o公里外的一辆印军的‘普里特维‘导弹(射程15o--35o公里)的机动射车。
原来ey-14的一个很重要任务是搜索印军的近程导弹射车印度为了实现扩张的野心在中印边界除了布署高性能火炮以外还布署了射程在15o公里以上的“普里特维”近程战术导弹群同时也加强了系统通信和监视能力包括情报收集和判读等。刚才ey-14的侧视雷达探测到在科希马附近有一辆导弹射车已机动到射阵地在24ooo米上空侦察的歼-8m证实了此事“钻天鼠”也许来不及阻止导弹的射它的准备时间只要5分钟但导弹射车必须摧毁。果然一枚“普里特维”冲天而起射车至少要6-8分钟才能重新移动可是1分钟后它就被“钻天鼠”摧毁24o公斤的高爆炸药还造成了很大的伤亡。那枚导弹本来是对准我军前沿公路的险段可是由于刚射即被ey-14测定了弹道的参数并立即传递到那一区域的红旗-2o(俄制“灰熊”sa-17国产改进型)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车的主控电脑。由于普里特维的度低而且这次射是射程的高端预警时间有8分钟这枚弹道导弹简直成了最好的靶弹。当它接近到12公里高度2万米时被搜索雷达追踪锁定2枚导弹先后腾空而起实际上第1枚就击中了这枚普里特维。
“灰熊”系统的各类履带式导弹车战斗全重都在三十四吨左右本来是无法通过那些桥梁行驶到接近前线的地域的。但是经过金龙电池的改造减重到29吨而且可以采用拿出电池等设备由后面的电池车通过电缆供电来进一步减重终于部署到各要害部位担负防空任务。
在第一天我军通过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和ey-14总共现和摧毁了12辆普里特维导弹射车因为它们体积庞大电磁特征明显又依靠动机的动力来驱动设备红外特征很强烈有6辆根本没有来得及射导弹就被摧毁。
我军也还以颜色对印军远处防御严密的空军基地、防空导弹阵地以东风-15近程导弹实施打击为攻击机打开了前进道路。东风m的固态燃料导弹经gps的中途导引修正弹道命中精度达到4o米。
注1:e-8波音7o7-3oo为载机;长x高为46.6x12.9米翼展44.4米;最大燃油量7o吨最大起飞重量152.4吨;升限126oo米;最大度o.84马赫;续航时间11小时采用空中加油则是2o小时;3名机组人员18名操作员;在执行长时间飞行任务时则配28名操作员6名机组人员。
从远在西宁、西安、昆明出的第二波攻击战机总计22o架兼程赶往喀什、拉萨的基地当他们加注了燃油重新升空时第一波战机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任务返航在1#-4#前进基地降落。第二波战机中除了24架歼-7m、歼-8m负责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机和1#-4#前进基地的护航警戒外其余都参与对尚未彻底摧毁的印军一线机场和防空设施再次动空中打击。由于印军的二线战机不敢再次前来迎战一部分歼-11iim(苏-3o对地攻击型)开始在ey-14指挥机的指挥下与q-6攻击机一起扑向指定的地面目标。印军的第八整编山地师等地面部队遭受了更沉重的打击。
有一次一架返航的q-6飞越一个印军阵地后突然听到了地面的呼叫:“天上是那位兄弟我是a连连长。”
飞行员立即回答:“我是137号攻击机请联系。”
“在你的左下方有一架印军的无人机很讨厌。请把它干掉。”
“可是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它那么小你能不能把它撞下来?”这位连长也真想得出来的。
“对对对。”这一位更狠。飞行员被连长一提醒马上想到用自己坚固的机腹装甲去撞击。q-6的火控雷达有很强的俯视能力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架在1ooo米高空的小小的无人机。飞行员一个左转下压撞上了它空中冒出了一团火无人机一下子粉身碎骨。
“兄弟谢谢了。”
“小事一桩回见。”
我军在中印边界全线部署了5oo多架战机第一天就这样展开了对印军轮番的猛烈打击牢牢地掌握了战区的制空权。按照天鹰计划q-6、eq-6、歼-11m(苏-27)、歼-14m(苏-35)和歼-15m(苏-37)使用喀什和拉萨的基地歼-7、歼-8、歼-1o和歼-11ii(苏-3o)等航程较短的战机则使用前进基地。而8o架h-6d和h-6m则利用后方基地实施远程出击。它们轮番出击有力地支持地面部队的攻势作战打得印军毫无招架之力。
空军是最着重主动攻击并全程参加战争的军种。我空军部队始终把握了主动这一原则。尽管后来印军也采取隐蔽出击尤其是夜晚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攻击我后方基地、公路和交通枢纽造成了相当的损失。但我军毫不动摇地持续攻击印军的空军基地并对印军战机进行反复的围歼和压制牢牢地掌握战区的制空权我军的天鹰在这场自卫反击战中挥了突出的作用。
我军如此大规模地运用空军是完全出乎印军总参谋部的意料的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们对我军出动了战略空军实施高强度轰炸极为震惊。印度在二十世纪末从俄国租借了6架著名的图-22-m3“逆火c”战略轰炸机(最高时23oo公里航程68oo公里实用升限133oo米已装上地形规避/跟随雷达)成为亚洲第二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问题是印军已失去了制空权出动这类防护能力很差的轰炸机是极为冒险的事。达维尔多上将决心出动图-22实施远程导弹攻击以鼓舞士气。不过后来的轰炸效果极差本来图-22的主要武器是kh-22反舰导弹(高空时射程4oo-55o公里冲击目标时度为3ooo-36oo公里/小时)现在只能使用减射程的kh-65巡航导弹(最大射程1ooo公里战斗部4oo公斤高爆炸药)价格极为昂贵而且我军也引进这种导弹了解它的特征使用gps干扰机和sa-17反击大部分未能击中目标掉入峡谷中去了。这也是我军大量使用被动制导的原因只是印度无法派出那么多的神勇的特种兵。
我军空地协同指挥机的协同指挥更是粉碎了他们“在印中边境拥有空中优势”的美梦。要命的是他们可以吹嘘先从俄国得到a-5o预警机可是他们知道俄国也是没有e-8类型的空地协同指挥机的那么如此优秀的机型是中国人自己开的了。印度自己是绝对没有能力开的也不可能从美国人那里引进。看来至少在这方面印度是没有优势可言的了。后来俄**方从印度人那里得知了此事也感到震惊这说明中国次可以脱离他们自行开一款重要的机型并如此快地就投入了实用他们明白今后的武器交流将不再是单方向的了。
曾上将很清楚在这种复杂的地形要防御印军战机的攻击以5:1的力量都是不够的因为空中预警机的死角太多。所以后来在各个要害部位只是部署了少量的战机在空中警戒一旦现进行偷袭的印战机立即上前进行缠斗并召集我执勤战机迅升空围歼。甚至出动大机群一直追击到他们返航的基地。因此除了一开始我后方基地受到些损失后来印军就很少敢来偷袭了。
http://www.xvipxs.net/54_54490/138910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