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mí群2刘国轩不愧为郑经手下头号大将,在石头城下的江面上略吃小亏后,立刻改变了策略,从舞阳mén外的港口登陆后,亲率五千郑军疾攻石头山,冯希范则带领其余的一万余人马于舞阳mén前列阵,防备明军出城增援石头城
南京城的众臣们得知石头城被围攻后,无不心急如焚,郎廷佐、方以智立刻以内阁名义调máo八重领军出城救援石头城可就在máo八重点起五千兵马出城后,立即遭到了郑军的阻击,非但如此,江面上停泊的船队也用“红夷大炮”轰击明军,致使明军损失惨重,máo八重只好撤回城内
其实石头城并非全无退路,永历在进入石头城之前,便已得知石头山的后山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山下,不过却不是回南京城的路,而是通往石头山西方的道路永历早就想好,一旦石头城不可守,便弃城向西撤退,即使郑军衔尾而追,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也未必能追的上
石头城的攻防战仍在继续,从半夜打到了黎明,东方拂晓的时候,郑军终于jīng疲力竭,缓缓撤下山去趁着这个时间,永历在洪熙官的陪同下开始巡视,看到的是整个城墙甬道之上都布满了尸体,有明军的,也有郑军的,再向城下望去,是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尸体堆积在城下
永历知道郑军只是下山休整去了,等吃过早饭,肯定还会继续进攻,于是吩咐道:“熙官,尽快打扫战场,收治伤员,让伙房做好饭食端到城上来,朕估计不出半个时辰,他们还会攻上山来”
洪熙官躬身行礼后离去布置,永历则转身下城,去医治所察看伤兵,到了那里,永历看到有三四百个伤兵,大多身负重伤,截肢的不在少数
永历心想:再过一段时间,郑军必然还要攻城,假如要撤走的话,这些伤兵是决不能放弃,看来还是让他们撤走,也好将来少了些顾虑
于是永历立刻下旨,派出一小队明军帮助伤兵们先从后山的小路撤离,然后才又回到城墙上,与洪熙官一起用只有稀饭馒头咸菜的早餐
就在永历刚吃下一个馒头,就听到山下传来呐喊的声音,急忙来到城垛向山下看去,发现至少有三千余郑军士兵正从山路上向山上而来
“快去准备迎敌,这次不要再留着‘手榴弹’了,全给朕用了,那里人多就往那里丢”永历下令道
洪熙官领命而去,此时石头城上还有能战的士兵近千人,“手榴弹”还有五十余颗,所以永历有信心再杀伤郑军上千,而后再撤退
夜晚一战,让郑军死伤了将近三千人,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刘国轩难以接受,所以等待天明之后,他重调集人马,除了留在舞阳mén外一万兵马阻击明军出城救援外,剩下的三千jīng锐作为再次攻城的主力吃过早饭后,刘国轩披盔戴甲,亲自领军杀上山,势要攻破石头城
“冲上城去,第一个赏银一千两抓住假皇帝,赏银一万两”刘国轩大声喊道,以此jī励士兵奋勇攀登
“咻,咻――”羽箭破空的声音响起,数百支羽箭从石头城上jīshè而下,郑军只能举起盾牌护住自己,“噗噗”羽箭扎到盾牌上的声音不绝于耳
石头城上没有“火枪营”,“火枪营”早就全被调往扬州,此时也就永历身边的shì卫有十来杆短枪
永历将十杆短枪布置在城垛后边,专等郑军士兵爬上城墙之后,一枪毙命不过十杆短枪只是“杯水车薪”,郑军在接近城墙后,依然使用“搭钩”向城上攀登,因为天sè大亮,郑军登城的度快了,转瞬之间城墙上已经布满了如同蜘蛛般地郑军士兵
“倒火油――”洪熙官在弓箭、手榴弹即将用光的时候,终于使出了杀手锏
成桶的火油倾倒而下,接着被点燃后,城墙下边开始燃起大火,数百郑军在火焰中哀嚎惨呼,结果郑军的攻势又为之一顿
可没等永历高兴多久,突然从城北面向长江的峭壁上登上一股郑军,手持短刀,**上身,趁明军不备,悄悄地杀掉了哨兵,然后向城mén冲去
洪熙官发觉到郑军意图,就是想要从城内打开城mén,好让城外的郑军冲进来,于是急忙带人向城下跑去,准备将那股郑军截杀在城mén附近
在洪熙官下城之前,请求永历赶紧由后山的小路撤走,毕竟石头城随时都可能被攻破,到时再走,恐怕就晚了
永历也不想成为累赘,城外的大火不会阻挡太长时间,等火焰熄灭,就是郑军登城之时,所以还是尽快撤离的好
二十个御前shì卫护卫着永历,从西城墙下的一个小mén出了石头城,沿着山间的小路向山下走去
石头山西侧的景sè比面对南京城的东侧还要怡人,但永历哪有心思观赏风景,他下令shì卫尽快赶上先行撤出的伤兵,而后绕路回南京城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石头山的北方传来深沉的轰鸣声,“轰隆――”接连传来,永历仔细一听,竟然是开炮的声音
“难道是郑军开始炮击南京城了?如果是郑军利用船队的“红夷大炮”向南京城开炮,南京的城墙肯定要遭到巨大的破坏,郑军会不会趁机入城呢?”永历不免得开始担心起来
“万岁爷,快看江面”一个shì卫突然指着长江的方向喊道
永历闻言转头去看,看到有十余艘大船正向上游移动,而且船尾不时闪出烟雾,好像正在向下游开炮
“这是怎么了?”永历非常的奇怪,郑军的船队应该是向南京城开炮,怎么跑到南京城上游向下游开炮,而且还有被bī逃跑的迹象
永历不明所以,想要nòng清楚郑军的船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就需要从石头山的西坡转到面向长江的北坡,于是永历让shì卫跟随自己向北坡走去
尽管有shì卫出言相劝,希望万岁爷马上下山回南京城,才能保证安全,但是永历急于nòng清郑军船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来到了北坡
永历爬上了一块巨石,站立于巨石之上,放眼长江,一场江面船队之间的战斗正在jī烈地进行着,一方是郑军的船队,另一方竟然是大明――南海海军
“南海海军?”永历看到了下游船队的旗帜,桅杆上飘扬的金龙旗,那是大明的旗帜,虽然太远看不清楚船上水手的衣装,但永历已经能确定那肯定就是“南海海军”
三艘巨大的“三桅帆船”冲在最前列,随后是十余艘艨艟战船,尽管在船只的数量上是郑军的一半,但“吨位”却是对方的一倍就是那三艘“三桅帆船”,三个桅杆的风帆全部张开,正全向郑军船队的阵营中冲去,凡是落后的郑军船只,皆被“三桅帆船”船舷的一阵排炮打个稀巴烂
“轰,轰――”三桅帆船追上一只郑军战船,两相比较,郑军战船却只有“三桅帆船”的一半两船并驾齐驱的时候,郑军战船上的两mén“红夷大炮”率先开炮,一炮打在“三桅帆船”之上,在甲板上炸开了一个大窟窿但是这个损伤并没有使“三桅帆船”停止前进,在两船错身相过的时候,“三桅帆船”的船舷一侧突然喷出十余团火焰,飞shè出的炮弹全部打在郑军战船之上,郑军战船顿时被烟雾所笼罩,等烟雾散去,船身被打烂,就连桅杆都折断,坠入了江中,那艘船在江心打着转,失去了控制
明军的“三桅帆船”并没有减,而是继续追向下游,而那搜郑军的战船则缓缓沉没于江中
也许是天祝大明,今天竟然是冬季中少有的西南风,“南海海军”的所有战船全部展开了风帆,船借风势,如一群猛虎般冲向了郑军船队而郑军船队即使是最大的战船,其“吨位”也只与明军的艨艟战船相当,只有一面正帆和小两面三角帆,度根本不能与明军的“三位大帆船”相比
永历知道“三位大帆船”,那是西欧荷兰人的杰作,船体巨大,如果是军船的话,两侧船舷可各装十五mén各式大炮,“红夷大炮”在华夏是最大的炮,在欧洲不过是“八磅炮”,还有比他大的“十磅炮”和“十四磅炮”而郑军的战船是出于民间工匠之手,仿造的“艨艟战船”,因为“吨位”的原因,却只能在两舷各安放两mén“红夷大炮”,所以在“巨无霸”三桅帆船的面前,郑军的船只完全不是对手
南京城北的长江江面宽阔,水深数十丈,别说“三位大帆船”,就是大的帆船也一样来去自如而这宽阔的江面却使郑军船队无处躲藏,在明军强势的火力面前,只能向下游且战且退
明军的三艘“三桅帆船”在击沉击伤数艘郑军舰船后,终于赶上了郑军的船队,忽然调头横在江中,将郑军的退路拦住此时“南海海军”的后队也已赶了上来,将郑军船队夹在中间
“三桅帆船”横在江中,船舷一侧的大炮不断向郑军船队开炮,两轮炮击之后,又有三艘郑军战船被击中起火,其中一艘片刻后就沉入了江底
十余艘艨艟战船也杀入郑军船队,甚至有的直接冲向郑军战船,用船头的尖角直撞对方的船腹,将郑军战船的船体撕开一个口子,江水立刻涌了进去还有的明军战船与对方的战船挂靠在一起,然后艨艟战船上的水手用“搭钩”抓住对方的船体,然后飞跃过去,或者在两船之间搭上木板,通过木板冲入郑军战船上,与对方厮杀起来
郑军船队被明军的艨艟战船冲进阵营后,阵型已luàn,只能各自为战,这就给可明军战船各个击破的机会大江之上,五六十艘战船搅在一起,尤其是三艘“三桅帆船”是如三头猛虎不停地撕咬着对方,将一艘又一艘郑军战船撕成碎片
永历看到这一切,如坠梦里,怎么也没想到张水蛟和张煌言的“南海海军”会出现在长江,要知道南海大澳岛距离南京有几千里之遥,“南海海军”要进入长江水域,首先得沿广东、福建、浙江的海岸北上,才能进入长江可是这一路上,要经过清军的地盘,还要路过郑经的势力范围,最后闯入长江,还需要通过吴淞口
吴淞口的赵雨海、赵雨宝兄弟反叛后,肯定已经封锁了长江出海口,张水蛟和张煌言竟能通过吴淞口进入长江,这让永历太出乎意料
此时江面上的战斗胜负已定,永历决定立即赶回南京,也好能及时关注战局,指挥军队正当永历转身想离开的时候,四个守在四周的shì卫仿佛被什么东西shè中,仰面栽倒
“敌袭――快保护皇上”shì卫们大喊
正当shì卫们将永历护在中间,数十个黑衣人突然出现在四周,手中的短弩对准了永历一方
这时一个让永历非常熟悉的声音从山岩的后边响起――“义兄别来无恙乎?”
(完毕,求票祝大家“国庆快乐”
http://www.xvipxs.net/35_35256/110930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