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洛阳,朱雀大街,醉仙楼。
“时代的序幕,终于拉开了。”袁熙负手而立。
主人公袁熙,也终于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不过他仍旧,小心翼翼地活着,哪怕,他是袁家二公子。
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而过,没有半分同情可言。而且,他身份尴尬。
并不是长子,也不是爱子,区居老二,进退维谷。
不过,既然选择了剧本,总得演下去吧,撂担子摆烂,也不是他的性格。那么只能向,唐太宗,李世民学习了,都是家中老二,他做初一,我做十五。
袁熙的奋斗目标,是唐太宗李世民。但是差点成为,隋炀帝杨广,差点玩儿脱了,能力设定如下。
武力71,智力93,政治95,统帅89,魅力77。
。。。。。。。。。。。。。。。。。。。
就在188年和189年,交替之际,西凉叛军要撤。
皇甫嵩和董卓,再次意见不合,发生了争执。
皇甫嵩想要,乘势追击,而董卓表示反对。
“大人不可,穷寇勿追。”董卓给出了理由。
“不然,之前不追击,是为了避其锐气,如今敌军,锐气不再,士气低落,此时乃疲惫之兵,不是穷寇,也不是归兵,此时不追,更待何时?”皇甫嵩拒绝道。
董卓仍旧,固执不可,于是,皇甫嵩独自进军。
西凉叛军没想到,皇甫嵩突然杀到,人困马乏之下,折损了一万把人,皇甫嵩连战连胜,叛军溃逃。
西凉军叛军中,也出现了分裂,韩遂等人,将头目王国废掉,胁迫汉阳人阎忠,作为新的首领。
不过,阎忠年事已高,不久后,也去世了。
叛军再次陷入分裂,和争权夺利中,并在皇甫嵩的分化下,开始火拼,叛军终于被,自己给吞没了。
见此,皇甫嵩也放弃了追击,他怕董卓搞事。
毕竟,叛军已经分崩离析,他见好就收,在他看来,身边的董卓,危险性更大,所以他开始修整。
。。。。。。。。。。。。。。。。。。。。
因为各种谋划,以及开支巨大,导致了,我们的二公子,囊中羞涩,于是,这一年,袁熙老是蹭饭。
曹昂:袁显奕,你太不仗义了。
袁熙:子修兄,请容许我解释。
曹昂:去你丫的,我不信。
袁熙:子修,我是有苦衷的。
曹昂:不行,这顿饭,你请。
袁熙:小事,本公子买单。
曹昂:我真想,放孙策咬你。
袁熙:额,这个就不必了,我牙疼。
袁熙一生中,被孙策追杀过,被吕布追杀过,被马超追杀过。每次想到,这三个憨货,他就感觉牙疼。
189年,时间越来越紧张,洛阳城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楚的紧促感,当然,主人公袁熙,是这么觉得。
皇甫嵩老将军,虽然击败了西凉叛军,但是也又一次,和董卓闹掰了,而董卓也彻底,拒绝了中央任命。
。。。。。。。。。。。。。。。。。。。。
东汉一代,在继承西汉的,军事体制基础上。
做出了不小的调整,特别是在中央禁军的,编制和兵员的招募方式上,毕竟,汉末三国时期战乱频繁。
各方势力的军制,都有不同的变化,这里简单列举一些,军队一般情况下的,构成编制。
东汉军队是以,部曲为基本单位。
每曲500人,二曲1000人为部,二五制。
部上设营编制为5000人,二营为军。
曲下设5屯,每屯100人,屯下设2队,队下什和伍。
汉代军职: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
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
-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
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
-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
中平六年(189)正月,洛阳,袁家府邸。
庭院中矗立着,一位华服少年,十三四岁的样子。
他负手而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久,从正门进来一位,三十几许的男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见来人朗声,说道,“恕罪,恕罪,显奕侄儿,此次我来迟了,大将军府,刚议事完,我也就过来了,哈哈,莫怪才是。”
说话的这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字子远。
而那华服少年,则是袁绍之子,袁熙。
袁熙不敢托大,只见他谦和,并施礼说道,“不迟,不迟,世叔莫怪,当是小侄不是才是,世叔请。”
袁熙一边赔不是,一边递给许攸,一块翡翠。
许攸微微一笑,也不推辞,说道,“大将军府议事,大将军等人,打算诛杀宦官,不过众人并未谈妥,不过有人打算,召集地方军队清君侧,看来要有大事发生了。”
许攸顿了一顿,身为谋士,旁观者清,他认为当下,只有起兵,才是唯一出路。所以,他决心,试探一下。
他故作叹息说道,“眼看天下即将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唉,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啊?”
见许攸感慨不已,袁熙挥手打断道,“要想天下太平,就必须有,能人出世,拯救天下百姓!”
许攸不置可否,接着,揶揄问道:“如此乱世,到哪里去找,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那样的能人呢?”
袁熙不虞有他,心中又有大志,于是说道,“怎么能说没有,汉高祖、光武帝呢?恐怕是没有人,识才罢了!许世叔须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见袁熙上钩,许攸笑道:“我自以为是个伯乐,你是一匹千里马,我来相相你,不知你是否情愿?”
“哈哈,小子岂敢不从。”袁熙反应了过来。
两人志同道合,于是,秘密商议起来。通过这次院中,倾心交谈,袁熙与许攸,结为密友成为忘年之交。
大家知道,李世民和刘文静吧,就是如此。在袁绍鼎定河北后,许攸担任谋主近臣,地位仅次于淳于琼。
当郭图、辛评,成为大公子袁谭的,强有力支柱时,许攸则与淳于琼,暗中或明或暗,共同支持袁熙,使袁熙在与大公子,袁谭的夺权斗争中,有了坚定的拥护者。
这一条路,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它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势力,相互推动,相互成就。
。。。。。。。。。。。。。。。。。。。。。
张纮,字,子纲,帝师,族弟,张昭。
客居南阳时,宣武帝登门拜访。袁熙,门前立雨,张纮感其诚,遂出仕袁家,为袁熙出谋划策。
隐居幕后,并担任黑冰三卫之一,暗卫总司,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为袁熙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网络。
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后出任大鸿胪,主持外交事务。
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
临终之际,张纮向宣武帝,袁熙建议。迁都长安,以固社稷,被晋明帝定为,凌霄阁,功臣之首。
而且据说,张纮根据,宣武帝,袁熙的指示,曾经一手策划了,对曹操父亲,曹嵩的暗杀行动。
http://www.xvipxs.net/187_187160/653490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