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可还有别的命令?”
这时,顺德帝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
“侯爷下了悬赏,传檄天下!”
“云贵之地造反的十三家土司首领,每人悬赏百万两白银。”
“若谁能将其首级送上,过往种种,既往不咎,保举三等子爵位!”
……
“这……”
“不愧是靖安侯!”
“这等阳谋,这等大手笔……”
在场众人都是老狐狸一般,一眼就看出来这悬赏里面的门道。
换做是三天之前,这悬赏定然是没用。
云贵地区已经糜烂一片,与福建叛军还有海上的西洋人联合舰队相呼应。
弄不好大乾就要丢失南方数省之地。
这等情况,即便是悬赏再高,也无人敢心动。
毕竟就算拿到人头,也得能送出来算。
可是现在局势却不同了。
西洋人的联合舰队折损过半,第三境以上高手被镇杀大半。
福建叛军也被平定。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十三家造反的土司是强弩之末,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云贵地区也不是铁板一片。
与大军前去扫荡一圈需要耗费的粮饷等军费相比,一千三百万两的支出简直再划算不过。
至于说三等子的封爵承诺。
看似是封赏规格过高了。
实则这才是真正杀人不见血的阳谋。
能够诛杀十三个叛乱土司首领,再将其带出来领赏。
肯定是在当地有着一定势力的首脑。
封爵之后的立场注定只能站在朝廷这一边,不可能再融入当地土司。
封出去十三个子爵爵位,换来的却是日后朝廷对云贵地区的掌控力极大增加。
任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如果说云贵地区土司暗中勾连无人接这个悬赏会如何?
那大军开拔过去,剿灭的可就不一定只有叛党了。
这点门道,云贵地区的土司们心里也一清二楚。
机会给了,要死要活,自己选择!
……
“不愧是靖安侯……”
“好一个檄文悬赏,云贵之地,不出一月,即可平定。”
内阁首辅李阁老长叹一声。
突然有一种数十年白活的感觉,论起心智谋略。
别看执掌内阁这么久,积攒了大量权谋斗争的政治经验。
可要说手段,那是拍马都赶不上贾琮。
叹息过后,羡慕的对林如海说道。
“林大人找了个好女婿啊!”
哪怕是不看修行天赋,这般心智谋略,也注定是一时人杰了。
“李阁老谬赞了,亡妻未出阁之前,最疼爱的便是琮哥儿了。”
“如今也算是亲上加亲。”
林如海笑吟吟的回了一句,心中也在庆幸,当日扬州城外,贾敏坟前定下了这桩亲事。
……
“启禀陛下,侯爷还传令让福建各地府衙就地筹集粮饷!”
“隋茂祥将军所率大军,半月内抵达泉州府!”
待到众人讨论完了,戴权继续说道。
“朕就说贾琮行事向来是大手笔。”
“南下一次怎么会只是平定叛乱,击溃西洋人的联合舰队这么简单。”
这一次,倒是没有引起太大风波。
除了户部尚书褚慎安之外,其余大臣皆已猜到。
贾琮提前半年布局,在江南兴建造船厂。
怎么会单单只是击溃西洋人的舰队这么简单。
“传朕旨意,加靖安侯贾琮征南大元帅,南洋道行军大总管!”
“总领南洋诸事!”
“假节钺,有便宜行事之权!”
“追击西洋人的溃兵,务必将其消灭!”
顺德帝走到地图前面,抬头凝望片刻。
而后开口说道。
征南讨逆大元帅乃是一虚衔,并非是常设官职。
类似于武将出征加的讨逆将军之类官职。
只是考虑到贾琮身份,才从将军改成元帅。
至于后面的南洋道行军大总管,总领南洋诸事。
假节钺、便宜行事之权。
可以说是给足了贾琮权利。
借着追击西洋人舰队的名义,南洋诸国,想打谁就打谁!
这还没完,顺德帝紧接着继续说道。
“户部加快筹集粮草速度!从沿海征调船只,能走海运走海运,不行就陆运,尽快运抵泉州!”
“从东南沿海一带,征调十万青壮跟随大军,以作辅助!”
“务必保障靖安侯大军一应需求!”
“命京营副指挥使马尚从京营再度抽调五万人马,从天津卫上船,半月内抵达泉州!”
“还有,传令广西大营,整军备战,若是靖安侯战事顺利,径直南下,以左策应!”
“自今日起,朝中一切事务,都以靖安侯南征为先。”
“各部相互协调,如有推诿拖延者,罢官褫爵!”
“有延误军机者,一律按照谋反论处!”
一道道命令下达,看似简单。
却近乎动用了大乾大部分力量,以举国之力来支持贾琮。
无他!
第五境存在愿意出手为朝廷开疆扩土,背后还有“罗天宗”这一神秘宗门的鼎力支持。
这是过往数百年,那些帝王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
现在却被顺德帝给碰上了。
“陛下,京营这两年接连动荡,上月靖安侯南下又抽调了一万精锐。”
“若再抽走五万人马,一来难以维持战力!”
“二来,这两年从九边也抽调了不少兵马补足京营,还有新建立的神武大营。”
“老臣担心再继续抽调,漠北草原的鞑靼和瓦剌部落会起了异心。”
这时,魏国公楚兆刚开口提醒道。
倒不是专门与贾琮作对出来拖后腿,而是完全出于大局上面考虑。
如今不光京营的战力大幅度下降。
这两年被接连抽调精锐,九边重镇的兵力也相形见绌了。
“鞑靼、瓦剌?”
“朕听闻鞑靼和瓦剌之中各有一座神山?”
顺德帝将目光转向墙壁地图上位于大乾北方的鞑靼、瓦剌,眉头深锁。
这是大乾立国百年以来,最大的心腹之患。
“回陛下,前朝暴元时期,依仗佛门和藏边佛教的势力。”
“元庭幅员辽阔,也不放心这两家独大。”
“招揽了不少邪道散修,大肆收集各种功法,培养自己的高手。”
“太祖建国之后,暴元被驱逐到漠北,佛门和藏边佛教势力撤出,这些人便跟着一同前往漠北。”
“后来鞑靼和瓦剌并起,这些人也一分为二,居住在山间,号称神山。”
“其中高手不少。”
对此知晓一些内情的内阁首辅李阁老开口答道。
“老臣当年随太上皇北伐,也遇到过那神山高手。”
“擅长各种邪术,给大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一旁魏国公楚兆刚眉头紧锁也跟着一起补充道。
鞑靼、瓦剌实力不容小觑。
关键,若是大乾举国南征,北境势必不平,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
别看平素在草原上多有不合。
但面对大乾,却总能联手抗击。
定不会坐视大乾壮大。
……
“那就暂不补足京营,等南征等大军回来再说!”
“陛下,京师空虚,若是……”
众大臣一听,忙开口劝说。
只是顺德帝已经下定了决心。
“大乾立国百年,朕登基六年,如今在海外,西洋人已经走在了咱们前面。”
“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京营空虚,可神京城还有隐藏的天子十七卫亲军,也不至于彻底空虚下来。
……
“还有一事,陛下,这孔家掀起福建叛乱一事……”
商议完南征之事,内阁李首辅又将一个重要问题摆到顺德帝面前。
孔家!
这是天下读书人规避不开的一座大山。
科举入仕!
包括满朝文武在内,天下儒生哪个没读过孔孟文章。
这份香火情,平时还没什么,若朝廷真将孔家贬为叛逆,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乱子。
“孔家之事,朝廷先不做定论。”
“且看看靖安侯下一步怎么做吧。”
顺德帝揉了揉额头,非是将压力全部都推给贾琮。
实在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好。
“好了,诸位爱卿,各自下去准备吧。”
“趁着西洋人的舰队元气大伤,此刻乃是我大乾最好的机会,不能出现半点疏漏!”
在内阁和朝中顶级文武意见达成一致之后。
大乾便开始全力运转起来。
以往历朝历代征伐南洋,多是从广西或是云南出兵。
这次却不同,贾琮准备从海上登陆。
几支水师原本就已经抽调了大量人手到贾琮麾下,如今更是直接调动了大半。
只留下少量缉盗巡逻人手。
剩余的全部调往泉州!
沿海一带大量征集船只。
换成三年之前,哪怕是有朝廷命令,沿海的各地海商肯定也阳奉阴违。
谁舍得将自身压箱底的商船拿出来支援朝廷。
可如今却不同了。
海商大多汇聚在江南、福建、广东三地!
前两者,一个是神道沃土、一个有着原东平郡王现东平侯府穆家的影响力在。
至于广东,贾琮如今就陈兵泉州府,刀锋高悬。
谁还敢阳奉阴违。
船只征调的远比预期的还要轻松。
以泉州港为南征大本营,大量的人马和粮草军械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汇聚。
除此之外,仕林之中,一篇《讨孔檄文》引起的轩然大波,丝毫不输于举国备战。
以贾琮亲自撰写,从孔家在福建掀起叛乱,导致三府之地沦陷,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到孔宗仁背弃盟友,最后引申到孔家!
从山东、江南、福建、陇西开始辐射,大批人力物力投入其中。
一连刊印了三百万份!
短短半个月,便传遍大乾!
铮铮铁骨,世修降表!
昔日在应天府南京城外贾琮怒斥孔承锡之言,传遍天下。
曲阜
孔家
“谋逆叛国,是为不忠:临战弃盟,是为不义!”
“以至圣血脉,使先师蒙羞也!”
“涛涛史卷,万载流长,如其不忠不义辈,寡廉鲜耻之族,难寻其二!”
“故曰……”
“故曰……”
孔府的管家拿着一份《讨孔檄文》,开口小声念着。
念到最后,语调越来越低,磕磕绊绊。
“念下去!”
孔彦缙脸色铁青,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别无他法,老管家一咬牙胆战心惊的念出了最后一句话。
“故曰:铮铮铁骨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
“轰!”
话音才落,暗金色的文气冲霄而起。
文气之中,掺杂着若有若无的黑色。
诺大的书房,顷刻间便被破坏的一片狼藉。
连已经数代人都在为孔家服务的老管家也被波及,一口鲜血喷出若不是自身有着些许修为在身。
恐怕会直接丧命。
“贾琮小儿!”
“贾琮小儿!”
“欺人太甚!”
孔彦缙脸上充满怒色,连连咆哮!
一篇檄文,洋洋洒洒千余字。
可在孔彦缙看来,每一个字都犹如刀子一般。
就像宋时诗文所说那般。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刀刀不见血,却又刀刀都直插孔家的命脉!
名声,威望!
不仅关系到孔家人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更干系到儒道百家无数年努力孕育的儒道规则中,孔家能占据的份额。
若是连这个都丢了……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贾琮小儿怎敢断章取义,枉顾是非!”
“来人!”
“给我把所有人都派出去!”
“三天之内,务必要将这些檄文全部销毁!”
猛烈地喘息几声,孔彦缙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却不想老管家一脸难色。
“回家主,那贾琮小儿至少刊印了上百万份,派出人手到各地宣扬。”
“恐怕……”
“恐怕已经来不及销毁了。”
“岂有此理……”
孔彦缙一听,又要暴怒,
这时却被后堂传来的一个声音制止了。
“好了,家主,莫要迁怒旁人,归根结底都是我的过错……”
“若不是我当时没能识破贾琮小儿的算计,也不至于连累颜家两位老友丧命,更不会……”
孔宗仁从后堂走出来。
原本寿元将近,却仍能维持一副中年人容貌的孔宗仁。
此刻彻底变得苍老务必,须发皆白,脸上布满皱纹。
过往笔挺的腰板也佝偻下来。
身上暮气沉沉,任谁也看得出来命不久矣了。
“叔祖,此事怎会是您的过错。”
“分明是那贾琮小儿诡计多端,断章取义,曲解先祖的经意文章。”
孔彦缙见状赶紧压下怒火,起身搀扶规劝开解着。
二合一大章送上,求月票,大大们!
(本章完)
http://www.xvipxs.net/182_182459/64595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