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成为使节,就要肩负这么多的任务。
当然,他现在已经没有选择。
被太子敲打的这几个月里,让王玄策很是清楚一件事。
如果不跟着太子的意志前行,他的仕途,肯定是走不远的,甚至说到这里就已经是终点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想当宰相的文官不是好文官。
官者,谁不想施展心中抱负,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呢。
想到这里,王玄策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当即作揖行叉手礼:“臣谨遵殿下教诲。”
其实这里头,还是有些说法的。
出使天竺,往来交流是一方面,给太子找能够治腿的名医也是一方面。
但插手大食跟波斯之间的争斗,这就涉及到国际层次了。
按理说,这样的情况,是需要先跟陛下进行汇报的。
不过王玄策明白,太子很明显是不想跟陛下说这事,而且陛下大概也不可能同意。
这就相当于,庇护逃亡的波斯皇帝,是太子教令,而非是陛下诏敕了。
“对了,你去天竺路过吐蕃的时候,去见一趟文成公主。”
“孤听说松赞干布正在给文成公主建红山宫,据说很是气派,你去看看,回来后给孤说说那边的状况。”
“还有,见了文成公主后,问问她在那边的情况,她是孤的妹妹,嫁这般遥远,也是苦了她,若有什么委屈,只管是跟孤说来。”
说到这里,李承乾微微叹息:“异地他乡的,也不知道是否会被人欺负,你一定要给孤了解清楚了。”
“如果文成公主那边有需要,孤会建议陛下,派遣数千精锐,去护卫文成公主的安危。”
“这件事,你可以先跟文成公主通个气,或者看看松赞干布那边的反应,如果能办成,孤定是会记你一大功。”
李承乾想要开辟他国军事基地,吐蕃就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当然,如果直接说要在吐蕃驻兵,肯定会被拒绝,吐蕃也不会同意,可如果是以保护文成公主的名义,那自然就不同了。
其实李承乾都不认识文成公主,毕竟大唐宗室女太多了,也就是贞观十四年,册封文成公主的时候才见过。
王玄策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顿时有些兴奋起来。
不由问道:“殿下,如果松赞干布不同意呢。”
大汉使臣,历史楷模。
王玄策也有了作死的想法。
李承乾脸一黑,道:“文成公主同意就行了。”
“是,殿下。”
见太子神情不悦,王玄策有些失望,原来是自己想错了。
李承乾也有些无语,高丽还没到呢,你就想招惹吐蕃,别说吐蕃跟大唐的关系如今很是亲密。
难怪王玄策虽然一人灭一国,在贞观末年很是出名,却最后没能进入到大唐权力中枢。
这政治觉悟,属实是低。
“还有,你到了吐蕃,见了文成公主,准备出发天竺前,找松赞干布,让他给你配五千兵马作为使团依仗。”
“这个事情,孤会给你写在通关文书上。”
一般长途跋涉的使团,大约也就几十人在一百人左右。
一来是路途艰难,二来是运输成本高。
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带着商业目的前往长安朝贡的使团,会携带大量的特产,并且会从长安购置大量的货物回去。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许一车货物,对某些小国来说,就价值连城了。
有时候碰上大唐皇帝高兴,赏赐个官窑出的花瓶之类的器具,拿回去都是镇国宝物。
“是,殿下。”
王玄策琢磨不清太子的意图,干脆就少说少错。
“你不奇怪孤为什么让你从吐蕃调兵吧。”
李承乾用的是调兵,而不是借兵。
目前大唐周边,名义上都属于大唐的附属国,有义务跟权力,接受大唐的安排跟调遣。
所以历史上王玄策在天竺差点被杀,去到吐蕃是借兵。
而现在李承乾发了话,作为附属国的吐蕃,从法理上来说,就必须遵守,这是调兵。
“臣听从殿下安排。”王玄策恭声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经过这几个月的敲打,王玄策还是懂事了很多。
遂道:“孤了解了一些关于戒日国的情况,据说玄奘法师,在那边很是受到欢迎。”
“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为玄奘准备盛大的辩经大会,你知道这些情况吗。”
“跟孤讲讲,玄奘法师在天竺的情况。”
王玄策听到这话,语气中有些羡慕,玄奘法师的名声已经通过天竺商人传到了长安,所有很多人对于玄奘法师的求法历程有了了解。
王玄策能被推举为使团成员,主要是其熟悉梵文,并且对佛法很是热衷。
自然很清楚玄奘法师的过往经历。
“玄奘法师抵达天竺后,便去了天竺最大的寺庙那烂陀寺,拜天竺最有名的高僧戒贤为师,耗费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攻读佛经以及许多天竺的重要典籍,深入学习和钻研了大量的佛学经典。”
“此后玄奘法师撰写《会宗论》三千颂,沟通了佛教瑜伽、中观两大学派的隔阂,从而名声大振。”
“据说当时东天竺的国王召见玄奘法师,那烂陀寺以玄奘法师即将返回长安为由,拒绝了东天竺国王的邀请,这引发了东天竺国王的愤怒。”
“他表示如果玄奘不来,就将那烂陀寺踏平。”
“与此同时,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征召玄奘法师。”
“天竺最强大的两个国王,为此争抢玄奘法师,甚至几乎兵戎相见。”
“最后戒日王兵强马壮,威震天竺,东天竺国王在其威压下最终屈服。”
“在戒日王跟玄奘法师见面后,戒日王便宣布在国都曲女城召开无遮大会,邀请了天竺十八国王,三千高僧,并推选玄奘法师位大会论主。”
“根据天竺的规矩,辩论要设定奖惩制度,而玄奘法师则提出,若有人能破解他的观点,便斩首相谢。”
“无遮大会召开了十八天,无人能够破解玄奘法师的观点,玄奘法师讲述的佛法,令天竺所有人都对其心悦诚服,没人可以驳倒他。”
“自此,玄奘法师名扬天竺,被尊称为大乘天。”
王玄策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很是神往,也很期待去亲眼见到玄奘法师。可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但凡是佛教的信徒,就不可能不对玄奘法师推崇。
不过李承乾可没有这样的感受,他不是佛教徒。
“你到了天竺后,首先拜会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在天竺名声这般大,如果他开口,让戒日王派人寻找波斯皇帝,应该是个比较容易的事情。”
“大食国的威胁,想来戒日王也能感受到的,如果能说服他屯兵边关,又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波斯,还是很不错的。”
听到这话,王玄策犹豫道:“玄奘法师佛法高深,怕是不喜刀兵之事。”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一眼王玄策,道:“佛学无国界,但僧人有祖国。”
听到这句话,王玄策身子不由得一颤,躬身道:“是,殿下。”
李承乾摆摆手:“行了,退下吧。”
王玄策喉咙滚动,想开口说什么,但还是忍住了。
“让张少詹事来一趟。”
内侍文忠得到吩咐户,立即去叫人。
很快,张玄素就来了。
张玄素行礼:“太子殿下。”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张公,你倒是教了个好弟子。”
听到这话,张玄素连忙问道:“殿下,王玄策可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李承乾道:“那你就要好好问问你的学生,他到底是大唐的官员,还是佛教的信徒。”
“他是要抛弃自小学习的圣贤经典,一心为佛教的发展传播做出贡献吗。”
这话对于一个官员来说,不可谓不重了。
要知道大唐科举,主要学习便是儒家经典,注疏解读,时务策论。
另外还包括部分的诗歌创作,唐律疏议,道家经典。
但唯独是没有佛家经义的。
所以李承乾给王玄策定下这般评语,可以说王玄策的仕途,基本上就废了。
张玄素心中一紧,他深知太子此言的分量,连忙拱手道:“殿下息怒,臣这学生定是一时糊涂,还请殿下念在他初涉官场,经验不足,饶他这一回。”
“王玄策虽在言语上有所失当,但臣深知他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
李承乾冷笑道:“孤看他对那玄奘法师敬若神明,犹过圣人,怕是早已忘却自己身为大唐官员的职责。”
张玄素郑重道:“殿下,王玄策自幼聪慧,对学问孜孜以求。他虽对佛法有一定的兴趣,但这并不代表他会背离大唐。”
“此次被选为使节,他心中也是倍感压力,深知此次任务重大。或许在提及玄奘法师时,言语间多了几分敬重,但这绝非他不忠于大唐之表现。”
“再者,王玄策熟悉梵文,对天竺情况有所了解,此次出使天竺,正可发挥他之所长。若因一时言语之失便断了他的仕途,岂不可惜?”
“臣愿担保,此后定严加教导,让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为大唐尽心尽力。”
李承乾点点头:“既然张公作保,孤且信他一次,若他能去天竺,把孤所交代之事都办妥,孤还是会记得他的功劳。”
张玄素松了一口气,连忙道:“多谢殿下,臣定当督促王玄策,让他不负殿下期望。”
离开后,张玄素立即去找王玄策了解情况。
王玄策来到张玄素面前,神色愧疚,躬身行礼道:“学生见过老师,让老师为学生费心了。”
张玄素看着王玄策,微微叹气道:“玄策啊,你此次行事为何如此莽撞?太子殿下对你已有不满,若不是为师替你求情,你的仕途怕是就此断送。”
王玄策面露悔意道:“学生知错了,当时听闻玄奘法师之事,一时失言,未曾考虑周全。”
张玄素皱眉道:“你跟太子说了什么,让太子这般生气。”
王玄策便把先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张玄素听完,神色凝重道:“玄策啊,你糊涂!你怎可在太子殿下面前如此言语?”
“况且这等事情,你怎么就觉得玄奘不会遵循太子的教令。”
“你仔细想想,玄奘如今在天竺被人尊为大乘天,可为何还要携带经书典籍,返回长安来。”
“玄奘若想在大唐弘扬佛法,他能绕过太子吗。”
“你莫要忘记了,大唐皇室尊老子为始祖。”
“玄奘首先是大唐人士,然后才是佛家教徒。”
“你当牢记,你是大唐官员,首要职责是为大唐效力,而非推崇佛法。太子殿下的担忧不无道理,你切不可再因对佛法的尊崇而失了分寸。”
王玄策低头道:“学生谨记老师教诲,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再犯此错误。”
看王玄策认错态度诚恳,张玄素微微点头道:“此次出使天竺,任务艰巨,你务必全力以赴。既要完成太子殿下交付的使命,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再给他人留下话柄。”
“你要明白,太子殿下对你寄予厚望,此次若能将事情办妥,你的仕途或许还有转机。但若是再出差错,为师也难以保你。”
王玄策再次行礼道:“学生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老师和太子殿下的期望。”
微微迟疑后,又问道:“只是老师,太子殿下交代的那些事.”
张玄素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这些事情虽有僭越之嫌,然即便是陛下知道了,对于这些属国之事,也不会太过于放在心上。”
“太子之所以这般安排,或许跟那罗马公主有些关联,也或许太子有意介入到对大食国的压制之中。”
“你只管按照太子殿下的吩咐去做,即便是陛下不满,也怪不到你头上来。”
“况且得了太子看重,这些事也算不得什么。”
张玄素的政治觉悟,可要比王玄策高得多。
不管是文成公主,天竺戒日王,庇护波斯皇帝来长安,亦或是以太子的名义让吐蕃调兵护卫,都涉及不到大唐的朝堂争斗。
就算是陛下有所不喜,可这跟王玄策没有关系。
相反,把太子的事情办好了,还怕仕途走不长吗。
那左右金吾卫的苏定方,陆仝,哪些事情不都是直接听从太子调遣,陛下即便知道了,又说了什么。
“学生明白了。”
王玄策闻言,顿时心领神会,同时又有些懊悔,不该在太子面前说那句话。
另一边。
内侍文忠又给太子带来一条新的消息。
晋王李治,貌似跟陛下嫔妃过于亲近。
(本章完)
http://www.xvipxs.net/180_180583/642187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