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章邯在河南大破楚军十余万,又于渑池杀周文将军,现已兵至洛阳,要不了多久就将打到荥阳,与我河内相望。”
“我奉吴王军令略取河内,在此危急之时当坐镇此处。如果率兵北上弃河内于不顾,则此地危矣。你速回上党告知河内的情况,请陈将军坚守等待吴王援军。若是上党守不住,他亦可退往河内,我将与陈将军一起御敌。”
张耳的态度很和善,说出来的话却让夏说全身发寒。
拒绝了。
陈将军不是说你和他是刎颈之交,要同生共死的吗?
你怎么就拒绝了!
不过张耳话里的最新军报,也让夏说吃了一惊。
上党的距离要远一点,不如河内的消息灵通,他没想到函谷关里出来的秦军这般厉害,竟然将周章都给杀了。
怪不得张耳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用这理由拒绝他们的求援也是说得过去。
只是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夏说咬牙再度相求。
张耳只以河南秦军为威胁,婉拒了夏说的求援请求,并言吴王那边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出兵救援上党,让陈馀等待邯郸的援军。
见张耳不愿派兵,夏说苦求无果,只能哭泣退走。
待到陈馀的使者离去后,张耳叹了一声。
“吾等昔日以为二世暴政,天下反秦之势汹涌,秦军必不堪一击,反秦大业转瞬将成。哪知道关中秦军竟如此凶猛,当此之时我亦是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北上救援。只是这一来,有些对不起阿馀了。”
贯高等部将劝慰道:“据闻王离大军有二十万之众,而我军所有兵力加起来不过三万左右,以此人数北上,岂能解上党之围,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更别说河南秦军随时有北渡的可能,吾等当严守大河防御,这才是当务之急。”
“长子城坚固,陈将军若是死守奋战,当能支撑到吴王率大军援救,彼时危局自解。将军勿要自责,想来陈将军会理解的。”
有手下安慰,张耳心情好了一点。
他叹道:“是啊,上党被围,吴王那边肯定会想办法去救援。我实在无力北上,阿馀素知我心意,想来会明白我的苦衷。”
……
数日后,上党郡长子城。
日光西斜,黄昏将至,攻城的黑甲军队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地的尸体和血污。
秦将王离立在城外,眺望远处被鲜血染红的墙垣,面色冷冽。
长子是上党治所,城防设施不错,加上城中兵卒黔首殊死奋战,导致秦军攻势虽猛,一时间也无法破城。
这场攻城战,怕是还要再打上一段时间。
王离并不着急,他分出去攻略上党其他城池的偏师已陆续传回消息。
襄垣、屯留等城已被拿下,偏师正进攻壶关,长子要不了多久就将沦为孤城一座,破城是早晚的事情。
“君侯,有数骑从河内方向来,是否要派人截杀?”
有短兵前来禀报询问。
秦军围三阙一,将长子城的南面空了出来,如果不管,那数骑将从南门入城。
“河内?看样子是陈馀向张耳求援了。”
王离笑了笑,摇头道:“这些人不用管,任他进城便是。听闻陈馀和张耳是刎颈之交,今张耳屯兵河内,听到陈馀危急说不得会派兵来救援。这反倒是我的机会。张耳若来,那就一网打尽好了!”
话到最后,王离眼中甚至有期待之意。
围点打援。
一口气吃掉张耳的援军,他拔取长子后就可以顺势南下将河内一起打掉。
一举而复两郡,这样的功劳足以显示他王离的威名吧。
……
长子城中,面容疲惫的陈馀也见到了从河内一路赶来的夏说。
“张君何时派兵来救?”
一见面,陈馀便迫不及待的询问,双目尽是希冀。
夏说来见陈馀前,已看到城外尸首满地,听见城中多有伤兵惨呼,知道这段时间陈馀过得很艰难。
他不由悲从心来,跪在地上泣道:“将军之命,夏说负矣。张将军闻上党之急,并无出兵救援之意。”
“什么!”
陈馀勃然而起,惊怒道:“他张耳与我是刎颈之交,当年誓同生死。今我被王离大军围困,他却在河内拥兵数万而不愿前来救援,张耳竟欲背誓乎!”
夏说道:“禀将军,张将军那边其实也有相应苦衷。”
说着,夏说将河南的最新战况如实说了出来。
陈馀听得呆立当场。
“那秦将章邯竟如此厉害,连周章都杀了,这……”
知道河南战事情况,陈馀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境地下张耳如果率兵离去,章邯那支秦军一旦北上,河内转瞬即失。
可这不是张耳不来的理由!
“荥阳城外尚有伍徐、田臧的大军,秦军东出必定先解荥阳之围,才会有渡河北上的可能。河内受秦军威胁,但并非急切之危,反而是我陈馀现在正被秦军围攻,旦夕之间就有可能城破覆亡。”
“你张耳顾虑大河以南的秦军,却不忧虑我陈馀的安危吗?竟然还推言让我等待吴王的支援,可恶!我看你就是怕了王离!”
陈馀勃然大怒。
吴王如今正在燕地,哪怕收到信件后就立刻动身南下,两地千里之遥也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赶路。
所以陈馀不怪吴王,客观困难摆在眼前没什么好说的。
但和吴王不同,你张耳拥兵数万屯驻河内,就在上党的边上,率兵前来支援要不了多久,甚至这边上党之战打完了,河南的战事都还没结束。
你竟然用这种借口来推诿我陈馀的求援,何其可恶!
换成其他人,陈馀不会这么生气。
但你可是张耳啊!
陈馀以父事之,约为刎颈之交,曾经发誓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人!
“秦军按兵法围三阙一,给了吾等与外面联系的机会,你且在夜间出城再去一趟河内,将我亲笔书信交给张耳!”
陈馀咬牙低吼。
他要亲笔写下书信责问张耳!
……
到了晚间,夏说又带着几个骑士夜出南城,直奔河内而去,一路上并未遇到秦军阻拦。
轻骑快马,昼夜兼程。
夏说两日间就抵达河内野王,再次见到张耳,并送上了陈馀的亲笔书信。
“始吾与公为刎颈之交,今馀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屯于河内,不肯相救,昔日同死共生之情何在?苟必信,何不赴秦军俱死?且公与吾两军相合,未尝无破秦之机!”
信中话语严厉,陈馀以昔日所发誓言质问,羞的张耳面红耳赤。
他不去上党救陈馀,除了南边的秦军威胁外,也少不了惧怕王离大军的原因。
人家二十万大军,哪怕是分了一部分兵力出去,也是他手中兵卒的好几倍。
更别说张耳手下除了吴广给他的三千人,在经历过几场战事后有些胆魄战力。其余两万多人都是新附之卒,战斗力很有限,怎么可能是王离秦军的对手。
三万对二十万,新附之卒打北疆边兵。
这怎么看都是必死的结果。
张耳已经五十多岁了,早过了年轻气盛的时候,平日里行事以稳妥为上,自是不可能热血上头,去赴这必死之局。
面对夏说期待的目光,张耳轻叹一声,说出了内心真话。
“秦军势大,吾纵使率军北上,亦不可救长子,徒自亡军而战死。且吾之所以不与陈君同死,乃是欲留有用之身以抗秦,陈君若是支撑不住,大可弃城南下,何必俱死于上党。今必同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哉?”
夏说低沉道:“陈将军受吴王重任,安可轻弃长子而走?义者,天下之良宝,不可轻弃也。今张君所为,是欲弃昔日之义而求生乎!”
话语落下,张耳脸色大变,周围众人也不敢多言。
这是夏说在用“义”进行绑架。
义,就是这时代的道德准则。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张耳今天被陈馀以昔日之义责备而依旧不发一兵,那就是背义而求生,对于他积累了一辈子的名声将造成重大打击。
张耳脸色阴晴不定,他若率兵救援陈馀,那多半是肉骨头打狗,一去不回。
可现在不救也不行。
在这气氛压抑之时,其谋士贯高道:“今河南战事急迫,将军若此时背离河内,亦是弃吴王之义而不顾,此乃大义也。若欲报陈君之小义,不若遣一偏师相救。”
张耳眼前一亮。
吴王之义!
陈馀不敢轻易弃城逃走,是怕丢了“义”。
他张耳如果弃自己镇守的河内不顾,率兵北上救援陈馀,岂非是背弃了吴王给他的命令,也是丢弃了这大义。
吴王给予张耳攻略河内的命令,他镇守河内就是大义。
与陈馀相交是小义。
顾大义而舍小义,这就是不救的借口。
可陈馀以义要挟,他也要有所表示。
“吾不惧死,然顾以为此番北上死之无益,反误了吴王大事。陈君既要援兵,那便与尔五千人,以全吾与陈君之义!”
张耳话语坚决,不容夏说再言。
五千人。
夏说知道这点人数没有什么益处,但看张耳模样,知道再说下去也不可能有所进展。
他拱了拱手:“既如此,夏说便代陈君,谢过张君之‘小义’!”
最后两字声音极重,极尽讽刺,张耳微微侧首,不敢看夏说的眼睛。
……
张耳下了命令,调拨五千人给夏说带领,北上救援长子。
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这一路行军北上,很容易就被秦军派出去的游骑发现了。
“五千人?”
长子城外的秦军大营中,王离对于楚军的援兵数量有些不满。
“看来这张耳与陈馀的感情也就值这五千人了。”
王离冷笑一声,本想围点打援一举歼灭张耳主力,后续便可平推上党河内。
现在张耳不上当,只派了五千人过来,他在失落之余也不会放过这送到嘴边的肥肉。
“苏角,给我率兵将这五千人吃下来,若能活捉其主将最好,可抓来示众,瓦解城中军心。”
军令既下,秦军立刻开始调动,分出两万人埋伏在河内通往长子城的必经之路上。
夏说是陈馀在河北收罗的亲信,有忠心但没什么带兵的能力,而张耳拨给他的五千人也多是新卒。
新手将领带着五千新兵,踏入数量远超自己的秦军包围。
战斗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番惨烈厮杀,这五千河内新卒被尽数歼灭。
夏说身中数箭,眼见秦军向他围过来。
有秦人扬言:“贼将束手就擒,饶尔一命!”
听到此语,夏说就知道自己如果被擒,多半会被秦人用来对付陈馀。
他仰天长叹:“陈君啊陈君,夏说辜负使命,今唯有一死相报。”
说着,夏说横剑于颈。
一腔热血洒于上党之地。
翌日,长子城。
一群秦军抓获的俘虏被押到城外,向着城头宣扬援军已败,让陈馀早日投降的话。
为了给城中守军以震慑,也为了显示自己抓获的俘虏确实是夏说带来的援军。
王离让人将夏说的脑袋送进了城中。
长子城中,陈馀看着眼前鲜血模糊的首级,满口牙齿近乎咬碎。
夏说是被秦军歼灭的援军主将,这岂不就说明张耳根本没有亲自来救他?
这就是他的刎颈之交吗?
这一刻,陈馀感觉自己遭受了背叛。
天下人都可负他陈馀。
唯张耳不可!
陈馀神色狰狞,低吼道:“张耳!”
……
张耳在派出五千人北上支援陈馀后,心情越发糟糕起来。
不只是他派去支援陈馀的五千人在路上就被秦军歼灭。
更因为河南的战事变化太快了。
叫做章邯的秦将攻势十分凶猛,就在他和陈馀派使者往来的短短时间里,已经连续攻下了楚军所占据的洛阳、缑氏、巩县等城池。
如今河南秦军兵至成皋,与荥阳之间只隔了一条汜水,与他所在的河内也是隔河相望。
相比张耳还有大河作为阻挡,聚兵围攻荥阳的伍徐、田臧等楚将才是真正的感到了恐惧。
曾从章邯手下两次逃生的武臣更是吓破了胆子。
“怎来得这么快!”
http://www.xvipxs.net/179_179085/628549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