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中文 > 都市小说 > 文豪1978 > 正文 第131章 全军阅读

正文 第131章 全军阅读

    1980年开春,林朝阳终于成为了燕大图书馆的正式员工,最大的好处便是工资由原来的每个月47块钱涨到了53块钱。

    不过这些钱对于目前的林朝阳来说帮助不大,过年期间夫妻俩回了趟老家,花了一百多块钱,买房子第一笔房款给了林福贵四千块。

    现在夫妻俩手里还剩一千二百块钱,看着是挺多的,可外面还有六千五百块钱的房款没还的。

    这段时间收拾华侨公寓的房子,时不时的就得花个几块、几十块,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林朝阳现在就盼着《当代》那边的稿子赶紧过了,稿费赶快到手。这几天,他也在筹备下一部。

    还没等到《当代》的消息来,他倒是收到了战士出版社编辑梁俊书寄来的《高山下的花环》的样书。

    除了样书,梁俊书还给林朝阳写了一封信,告知他《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即将在几天之后登陆国内各个城市的新华书店,首印就是三十万册。

    情况跟林朝阳推测的差不多,《高山下的花环》首印便是三十万册,看来出版社对于这部的销量信心确实很高。

    他给梁俊书回了一封信,然后便放下了这件事。

    不想过了两天,杜峰一脸喜气的来到陶家,进门便喊道:“我姐夫呢?我姐夫呢?”

    家里人被他的声音吸引,这时林朝阳从房间里出来,“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嘿嘿!给你看個好东西!”杜峰有些激动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看看!”

    林朝阳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份红投文件。

    《关于组织部队阅读的通知》:

    著名作家许灵均同志创作的中篇《高山下的花环》发表后,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部作品通过表现对越zwf击战的斗争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我军在新时期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一部优秀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也是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望各单位认真组织部队干部战士阅读、评论这部作品,更好地发挥这部作品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为促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服务。

    在林朝阳看文件的时候,陶玉成和陶玉墨兄妹俩好奇的凑了过来,看完文件上的内容,兄妹俩顿时震惊不已。

    “这是红投文件?”陶玉墨惊讶道。

    陶玉成急切道:“红投文件不重要,重要的是落款。”

    他问杜峰:“这真是总zz部发的文件?”

    杜峰大呼小叫道:“我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敢拿假的来跟你们开玩笑?”

    他从林朝阳手中拿过文件,得瑟的向陶家人挨个展示。

    “总zz部文化部亲自发的通知,如假包换!”

    陶玉墨问道:“小哥,这什么意思?是要让全军学习吗?”

    杜峰哈哈笑着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文件精神、也不是模范人物,所以说是号召阅读。”

    陶玉成惊叹道:“我滴个乖乖!朝阳这本来就够火的了,这是要再添一把柴啊!”

    “没办法,谁让我姐夫这写的好呢?”

    杜峰此时化身第一“林吹”,他见陶母眼神落在文件上,想看又怕表现的太热切,便把文件递了过去,摇头摆脑道:“姑,你看看!这可是号召全军阅读。”

    陶母顺势接过了文件,装作漫不经心的看了看,“全军阅读,也算个荣誉。”

    “当然是荣誉了,而且还是顶天的荣誉。”杜峰语气夸张的说道,“反正建国这么多年,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

    “那朝阳岂不是开了先例?”陶玉成大笑着说道。

    “肯定的啊!”

    两人一唱一和,让陶家的气氛热闹了起来,大家高高兴兴的传看着文件。

    过了好半天,杜峰才把文件收起来,叮嘱道:“这是因为是姐夫的,我爸才破例让我把文件拿来给你们看看,你们别外传。”

    说完之后,他自觉今天报喜有功,对陶母说道:“姑,晚上给我多做几个菜。”

    “妈,拿钱,我去买菜!”

    陶母给了钱,陶玉成去买菜,陶玉墨问道:“小哥,姐夫这都号召全军阅读了,有什么奖励没有?”

    “全军阅读,这是多大的荣誉,还要什么奖励?”杜峰理所应当的说道。

    “啊?光口头荣誉啊?”陶玉墨有些失望。

    杜峰的表情有些尴尬,“那个……大家都阅读,我姐夫这部销量肯定差不了的,基层战士们保不齐得人手一份。”

    陶玉墨眼珠子一转,问林朝阳:“姐夫,你们现在是有印数稿酬吧?”

    “嗯,万册2%。”林朝阳点点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那要是卖个一百万册,就能多拿两倍稿费。”

    杜峰摇了摇手指头,“不止,肯定不止一百万册,我敢跟伱打赌!”

    陶玉墨白了他一眼,“你当我傻是不是?部队两三百万人呢!”

    “嘿嘿,还真不傻。”

    兄妹俩笑闹着,陶玉书也在跟林朝阳嘀咕,如果《高山下的花环》真能卖个一两百万册,那他们夫妻俩买房的窟窿岂不是一下子就能补上了?

    陶玉书想想都觉得有些不真实,靠着一部的印数稿酬就能把剩下的那几千块钱还上?

    这个意外之喜,让她心头的压力一下子松了不少。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正在上班,见到了祝昌盛。

    过年前林朝阳把他新写的那部长篇交给了《当代》,一晃已经快一个月时间了。

    祝昌盛一见林朝阳,便赞叹道:“朝阳,你这部写的可真是好啊!”

    林朝阳现在对包括祝昌盛在内的《当代》这帮编辑抱有极大的警惕心。

    这帮老家伙,嘴甜的跟前朝的宦官一样,他真怕自己哪天又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道儿。

    “好在哪儿啊?”林朝阳不客气的问道。

    祝昌盛没想到林朝阳会这么问,他犹豫了一下,面露沉吟。

    “你这部是典型的意识流文学作品,在你细腻的笔触下故事如同一首流淌在夏日热浪中的散文诗。

    让人的思绪有种随风飘荡的恣意徜徉,有一种如梦似幻的不真实感,但同时又有一种深深的情感共振,这是我看完的总体感受。”

    祝昌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如果细致的说呢,我感觉你这部的文字很像柔软的海绵,饱含着情感的水分,让人有一种被紧紧包裹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的感受。”

    “我不知道你之前写过多少意识流,但我觉得你在意识流文学的创作上是有着十分独到的天赋的。

    你的文字总有一种类似于显微镜的能力,细致入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这种感觉与我以前看《牧马人》和《小鞋子》时的感觉很像。

    你作为创作者,能够精准的捕捉到中人物的每一次情感变化和内心波澜,这种对于人物心理状态的精准刻画远超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当代作家。

    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你的时,能够跟随人物的思维跳跃,体验他们情绪的起承转合,仿佛置身于人物的意识深处,共情他们的喜怒哀乐。

    还有文字的诗意构筑……”

    林朝阳还以为祝昌盛只是客气客气,没想到他片刻之间便能组织起语言来,滔滔不绝的叙述起的有点和他看完之后的感受,更难得的是言之有物,眼光精准。

    人家虽然拍马屁,但拍的确实在点儿上。

    “好了好了,你再夸我就不好意思了。”

    祝昌盛被林朝阳打断,他笑着说道:“写的确实好啊!更难得的是,这是国内难得一见的意识流作品,你这部应该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流,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

    林朝阳摆了摆手,“哪有那么夸张,国外都写了半个世纪了,我们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年,国人逐渐学会了睁眼看世界,尤其是在文化界,这样的风气更重。

    本来睁眼看世界是一件好事,但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矫枉过正,对于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变得盲目和妄自菲薄。

    在林朝阳身上,祝昌盛没有看到丝毫这种东西,他虽然写意识流,但似乎只把他当成了一种平常的文学风格,一种可以拿来就用的工具。

    他思考着林朝阳会有这种表现的原因,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落到了“自信”二字上。

    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自信,对自身文学功底的自信,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才会以平等而谦和的姿态去接触和容纳那些舶来的东西,才会拥有这种清醒的认知和态度。

    聊了几句,祝昌盛告诉了林朝阳他的已经通过了《当代》的审稿,将会以头条的形式发表在今年第二期《当代》上,也就是四月份那一期上,这就是他今天来的目的。

    “稿费……”

    “千字十块!”

    李曙光早就告诉祝昌盛了,林朝阳这人对稿费看的比较重。

    的质量没得说,而且是国内少见的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的概念虽然传入国内比较早,但发展却不理想,至今也没有诞生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

    而在大众层面,读者们对于这个类型的文学作品了解的就更少了。从去年年末开始,《外国文艺》才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向广大读者介绍这个文学流派。

    林朝阳的这部经过《当代》的编辑们和总编辑卫君怡三审,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即便放在国外意识流文学当中也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发表之后,一定会为国内的意识流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一大批读者。

    因此,《当代》在稿酬标准上没有过多的纠结,直接便给林朝阳开出了顶格的标准。

    听了祝昌盛口中曝出的稿酬标准,林朝阳喜笑颜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http://www.xvipxs.net/172_172032/612973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vipxs.net。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xvipxs.net